1988年9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山东大学新校一路车站的站台前,赵德发说的话,我记忆犹新。
那一年,他33岁。我还清晰地记得他穿了一双布鞋,人长得不失清秀。在这之前,他只发表了10余篇小说,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而在莒南县委组织部,他已是一位领导
他后来的确成了山大中文系作家班第一个走出去的人,第一个两次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的人,第一个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三部长篇小说、获了人民文学奖的人。
毕业分手之后,赵德发只要出了新书,都会寄给我的。这些年来,他多次去过淄博,我们相聚甚欢。2001年的春天,市文化局的刘心德局长说起赵德发,对他的小说评价挺高,认为是当代写长篇小说最好的作家之一,而且提议将他的《缱绻与决绝》改编成五音戏。刘局长问我,能不能请德发来淄博搞一个文学讲座,我立即联系,德发爽快地答应了。那次讲座反响不错,他对农民,对土地,对乡村……一些敏感的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很现实,很理性,很厚重。
德发是那种上进心很强的人,20年来他勤奋写作,已经发表、出版了400万字的作品。如果让我评价德发的文学成就,我觉得他的长篇第一,短篇第二,中篇第三,散文随笔第四。其实,说来说去还是一回事,不同体裁的作品,就像是自己的四个孩子,付出的心血是一样的。他的小说特别好读,一部《缱绻与决绝》,有40万字罢,拿起来,就不愿放下了。有一种强烈的磁场吸引着我,看了前一页,还想看后一页,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时时牵着自己的心。它能给我这种感觉,我就不难理解它为什么会在《作家报》评选1997年全国十佳长篇小说时名列第一,并入围全国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了。
创作长篇小说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看着他的照片,想起在省“青创会”上遇到他时,他感慨说:“精力已不如从前了,明显的标志是不能像过去那么熬夜写作了,额头秃得更厉害了,夜里变得开始打呼噜了……”一个人的写作,既然有高峰期,也必然会有低谷期。德发的创作力,依然强健……作家都是靠作品说话的,白纸黑字,一个人有多大的智慧,从书中也不难看出来。小聪明只能写点小东西,大部头的作品需要有大思路,需要学力,需要有持久的耐力。
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一个作家有多少积累,也就意味着可能创作出多少文学作品。就我所知,德发是一位十分注重积累素材的人,在济南求学的时候,有一次在洪楼的新华书店遇到德发,他正在买工具书,买似乎与文学无关的专业书,现在想来,他已经在为他的“农民三部曲”做铺垫了,中国农村的百年长卷,是乡村的正史,也是野史,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出来。新奇的故事,传奇的人物,生动的叙述,是田园的交响曲,有颂歌,也有挽歌。
古人用“豹变”一词来形容君子的长成。赵德发从机关干部到专业作家,是身份的改变,更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重新确认。如果20年来赵德发洋洋得意地继续在家乡当着那个小官儿,那么当代文学鲁军中肯定是少了一员骁将。
让人刮目相看的,还有他在创作上的不断突破。前些年,大家都把赵德发视为乡土作家,以为他会在农村题材领域一直耕耘下去。没料到,他在完成“农民三部曲”之后,竟然转向了传统文化领域。从2003年开始,他大量读书,遍访佛教四大名山和江浙一带的许多寺院,写出了中国内地第一部反映当代汉传佛教的长篇小说《双手合十》。“滚滚红尘中,是谁在祖灯照耀下拈花微笑?世俗纷争里,躁动之心能否伴随着经声佛号安歇?”有多少人读着这书而思考,而发问,而有所感悟。听德发讲,他下一步还要再去道观采访,写一部反映当代道教的长篇小说。惊讶之余我想,赵德发的“豹变”,是越来越有看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