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金融社:图书引进重在经典

2008-08-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特约记者首辰 我有话说

中国金融出版社是我国最早开展版权贸易的出版社之一,近年更由于组织出版了一大批世界大师级的经济学著作而成为国际出版交流中的活跃一员。中国金融社是第一届至十五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亲历者。充分利用国际出版

界群英汇集中国的机会,该社进一步发展了与麦克劳希尔、约翰威利、皮尔森、帕尔格雷夫等国际出版公司的良好的业务关系,并不断从国际市场上挖掘出优秀选题。

在多年的版贸合作中,金融社取得了丰厚的成果。金融社引进版图书纷纷获奖。经济学经典学术著作系列:《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获2003年度引进版社科优秀图书奖;《麦金农经济学文集》获2006年度北京地区版权贸易图书引进版权奖和2006优秀图书营销案例奖;词典工具书:《英汉路透金融词典》获2005年度北京地区版权贸易图书引进版权奖。此外,《营销中的情感力量》获2004年度引进版社科优秀图书奖。

在市场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的《西欧金融史》、《疯狂、惊恐和崩溃》和《帕尔格雷夫词典》(三本)等一大批精品都得到了很好的反响。

2008年金融社的版权贸易工作,突出了金融热点问题和优质选题的策划工作。目前,他们正在组织一批世界知名作者的图书出版,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古德哈特的《中央银行与金融系统》;美国经济研究所威廉姆森研究员的经济学文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专著《论通货膨胀目标制》,以及《美国与中国》、《风险管理与资本充足率》、《离岸金融》、《养老基金》等等。

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林铁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打造金融品牌、引进精品图书”的理念。在这一理念引领下,金融社引进版图书出版在近几年实现了大的飞跃。

第一,成功出版了当代经济学大师的经典学术著作系列作品,树立了金融社良好的品牌形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引进工作中,金融社加入了自己的首创元素,比如《蒙代尔经济学文集》就是经济学大师蒙代尔先生在全球的首套个人文集。他说:“我的文集在世界上首选中文版出版,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整理翻译出版它,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团队精神在中国金融出版社得到了充分的发扬。”这一文集的出版,经过一年多的细致沟通,组织翻译、精心编辑和巧妙设计,当蒙代尔教授看到封面设计样稿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在《蒙代尔经济学文集》首发式上说:“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这套文集,积累了我国引进出版世界优秀著作的经验,这对我们出版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继《蒙代尔经济学文集》的成功出版,金融社又推出了《麦金农经济学文集》、《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等,并就文集的出版开展了一系列成功的学术活动。金融社的品牌形象更加广泛,同国际大师的关系更加密切。2007年在《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出版首发式上,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特别对金融社这个团队表示忠心感谢。该文集6卷共近200万字,仅涉及的人物就多达数百人。正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所说的,《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的出版,不仅让我国的经济学界有机会较为系统地了解一位当代经济学大师的贡献,而且,也将使得我国的经济学界有机会了解到一套以新的范式构建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

第二,金融社版权工作更加规范化。根据金融社引进版权工作的发展,专门在对外合作图书编辑部,设置了版权经理,负责全社的对外版权工作,制定了《中国金融出版社对外版权业务规程》,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对引进版权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编辑部不断地与国外出版社进行沟通,包括对中国金融出版社的实力、品牌和销售的介绍,详细的图书出版计划和市场销售手段,让国外出版社充分相信,授权中国金融出版社是最佳选择。

第三,金融社引进版图书的出版工作,为国内经济界、金融界和学术界同仁了解经济金融前沿的最新发展动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成为中国了解世界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活动窗口。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不断扩大,反映在金融图书出版方面,引进和输出图书的版权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中国金融出版社版权贸易工作明天会更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