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在秋意趋浓中渐凉,我们的热情也随着奥运落幕回归常温。这个秋天里很多已成历史的瞬间值得回味,亦有些许当下的美好不应错过,比如,一本好书。但若书多至成灾,就有必要被提醒,“别读了,书很危险!”乌拉圭作家
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主业是西方哲学,但显然他对中国哲学乃至思想、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这可从其新著《中西哲学十五章》中看出端倪,从西风东渐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蜕变,从朱熹到海德格尔,作为国内哲学界中青年学者的代表,张汝伦的深厚学养与开放的学术视野在书中均有体现。早年求学并曾任教北大的历史学家张广达80年代末旅居法国,对唐宋史、西域史等领域的研究不乏国际影响(曾获“法兰西学院国际讲席教授”之誉),《史家、史学与现代学术》为广西师大社近期推出的三卷本“张广达文集”之一种,分“学术史”、“学人”、“书评”几部分,读者可从中领略这位史学大家的部分研究成果及历史观和治学精神。去年末钱理群先生在《我的精神自传》中的反思还未在很多读者心中消退,他的新书《我的教师梦》又问世,该书是在钱理群于五个城市的15场演讲内容基础上辑录而成,笔者曾听过他的演讲,其中的思路发散与妙语连珠较正式理论文章更生动、性情,本书中那些来自演讲现场的字句,尽显他对教育、梦想、年轻一代的关注与焦虑。
“最贫穷国家为何日益衰败?如何起死回生?”这是《最底层的10亿人》一书的副标题,也是该书重点所在,作者保罗・科利尔常年关注以多个非洲国家为主的全球经济最不发达地区,他在书中理性地分析了世界上最底层10亿人的贫困根源,并对这些国家的未来发展给出建设性意见,也隐含着对冷漠大国的批判。因多部捡拾上海记忆、描绘沪上魅力之作为读者熟悉的作家陈丹燕始终保持着对上海发展变迁,特别是老街道的关注,她在《永不拓宽的街道》中用生活其间的人与发生的故事记录了18条上海历史地标性街道的前世今生,也担心着它们的未来。读这本书总不免想到王军的《城记》,如果更多市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这样的关注,也许那些老街真的会“永不拓宽”。而艺术家黄锐在其主编的《北京798》中则将关注的视角投射到北京798艺术区,他是该书的编写者也是798艺术区自本世纪初从当年的社会主义工业重地改造成今天的现代艺术集散地的见证人,书中不仅展示了今日798的精彩,还有对昔日798的珍贵图文记录,可算目前国内关于798最全面的一本书。
游历,是从古至今贯穿中国文人心灵轨迹的行动方式,这往往赋予“行走”更多的精神内涵,在《远游书》中,作家赵柏田对沿途风景的细腻感受与诗意叙述一如他在《岩中花树》中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深刻解读,在他眼中,无论故乡小镇还是欧陆名城,直观的感官记忆迥异,但带给内心的触动却颇有暗合之处。影响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垮掉派”代言人凯鲁亚克则在其名作《达摩流浪者》中借“求佛”主人公“在路上”的经历,表达着他心中精神的放逐与自由,一个直面现实的“自我”也便在漂泊过程中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