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请奥运冠军出书彰显理性

2008-09-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江苏省沭阳县 杨文平 我有话说
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中国代表团以51枚金牌的战绩高居奥运金牌榜的榜首,各个中国奥运冠军也成为了奥运会之后最受人瞩目的明星,不但有商家邀请代言各类产品,也有制片人投资电影要求他们到大银幕上“触触电”。不过在各行业都抢夺奥运冠军的商机时,出版界却对奥运冠军好像没什么兴趣。尽管人们有通过书籍了解奥运冠
军、解读奥运冠军的欲望和需求,但我还是认为广大出版商不主动邀请奥运冠军出书的做法很理性,值得肯定。

不请奥运冠军出书,应该说是尊重读者的一种体现。人们逛书店不一定带着具体目的去,所以难免会对明星、冠军等方面吸引眼球的图书引起兴趣,于仓促之下购买回家。可买回后才发现并不是特别满意,却又不能退回去。特别是奥运冠军,其实写起书来内容很容易落入同一“窠臼”,无非是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拼搏过程。即便是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也不一定能给读者带来多大启发或享受,自然难以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何况,奥运前后,各类媒体已经将奥运冠军的各方面情况介绍得够多、够详细、够感人了,哪里还需要再去慢慢

阅读同样介绍奥运冠军那点事的一本书?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图书,让读者有更多选择余地,这当然是对的,但也没必要什么书都往书架上摆,尤其是不能将同一类图书扎堆展现在读者面前。像明星专著、奥运冠军专著之类,说到底是一种娱乐性图书,属“快餐文化”范畴,除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并不能真的给读者带来多少成长、奋斗、拼搏等方面的教诲或启迪。既然实际意义有限,又何必扎堆出版,“强行”推介给读者呢?

当然,不请奥运冠军出书,出版商也是在切实考虑自身利益。尽管出版商承担着为读者服务的重任,但毕竟要靠经济实力做后盾,所以说每决定出版一本书或不出版一本书,考虑一下会不会亏本或能赚多少钱,是在所难免,无可非议的。换了谁,都要算算经济账。我们局外人也许不知道什么书能赚钱,什么书会亏本,但图书出版商肯定一清二楚。以明星专著为例,早期曾风靡过一阵子,马季、姜昆、赵忠祥等人都相继出过,而且有的人还不只出一本。其实图书出版本来就步入了低谷,尤其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人们通过网络阅读、学习已成时尚,像过去那样热衷于纸质图书的,已经越来越少了。无疑,图书出版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了。这种情况下,是不宜轻易考虑为奥运冠军出书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