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政治动荡,经济恶化,一张报纸的生存期限平均不超过三年,而以陈铭德为核心的一群新民报人能
《邵飘萍与〈京报〉》,林溪声、张耐冬著,中华书局2008年8月第一版,28.00元
本书全景式地展示了邵飘萍作为中国早期职业报人,面对困境,希冀用新闻职业理想来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直至最后用鲜血捍卫了自己理想尊严的历程。邵飘萍还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的热情歌颂者和宣传者。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国内对邵飘萍与《京报》的研究并不充分,本书作者钩沉索引,使我们得以进一步走近邵飘萍的世界。
[值班总编推荐] 对AI洗头不妨包容以待
[值班总编推荐] “站在亚洲实现整体振兴的新起点 ...
[值班总编推荐]
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
【详细】
秦嗣德: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
向新而行,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焦虑
以思政引领力筑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