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文化“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

2008-10-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安徽省庐江县胡宗秀 我有话说
近年来,湖北红安县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植带不走的民间文艺队伍,让文化“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目前全县共有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队伍70余支,演出人员2100多人,各乡镇建立了腰鼓、楚剧等文艺团队,久违的统灯艺术形式的“皮影戏”、“五虾戏鲢”等也重新登台亮相,深受群众欢迎。

如今,全国

不少地方都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文化在农村的沃土上扎根,孕育更灿烂的文化之花。这是令人欣喜的利好消息。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硬实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但是文化软实力还显得相对贫乏。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犹如人行走之双足,鸟飞翔之两翼,是农村平稳、快速、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貌更加昂扬向上”,不仅突出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也指明了今后文化发展的方向。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定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道指出:“要重视城乡、区城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温家宝总理也曾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必须把文化建设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要重视文化这个软实力对农村的影响力。农村和农民更需要文化的惠泽和浸润。反观以往,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或重城市,轻农村,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薄弱,农村看书难,看报难现象相当普遍,即使“文化下乡”也是热闹一阵子,久而久之,不仅造成农民对文化活动和建设的冷漠,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没了活水源头。

农村文化繁荣要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增强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目前,农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现状,因此,在“送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开展“种文化”活动。既发挥城市的优势,丰富文化的输送内容,又调动农村自身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内生机制。“种文化”需要强化“授人以鱼,不如以授人以渔”的理念,因地制宜地抓好“五个一批”,即建设为一批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文化基础设施,抓好一批适应农村文化发展的基层文化队伍,培养一批能引领农村文化发展的文化能人,树立一批有辐射作用、带动性强的文化示范村,开展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促使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孕育出灿烂的文化之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