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纪念《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2008-10-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舒晋瑜 我有话说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自1933年在开明书店首次出版单行本,至今已经75年。截止今年的9月底,仅人民文学出版社《家》的各种版本累计印次90次,累计印数437万余册。为了有一个参照比较,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海波特别查阅了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文版中外文学名著的印数情况,发现只有《红楼梦》的印数超过了《家》。

10月15日,纪念《家》出版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作协举行,围绕巴金的创作在20世纪创作中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在今天的文学环境中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与会的作家学者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家》是中国文学的光荣”

“75年来没有一个文学爱好者没有看过《家》。《家》成为社会学的标本,甚至可以作为教本。”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表示,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这部忠实地描写那个时代的故事的作品,仍可提供当今写作的很多参照。“《家》里的故事、《家》中所碰到的问题,今天无不存在。虽然青年人已经有足够的自由,奇怪的是《家》中的一些观念依然存在,爱情、自由、平等,仍然是写作的母题。”

今天纪念《家》出版75周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认为,巴金的《家》在出版后能发生这么重大的影响,这是文学的光荣。他看巴老的文章,注意到巴老再三讲“我不是作家”、“不是文学家”,他其实是借此强调,文学家更关注社会性的发展,更关注中国人的生存状况,作为文学工作者怎样将自身的表达和社会联系起来,这是重要的事情。

巴金研究应该是开放性“场所”

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陈思和表示,新文学走向大众,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与《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个人的看法,五四新文学初期,新文学是一种先锋文学,覆盖面过于狭隘。当时新文学作品主要发表在《小说月报》等刊物上,而《家》发表在上海《时报》上,其影响力开始进入了普通市民阶层。所以《家》是新文学发展的某种转折,是巴金找到了较受欢迎的媒体,这媒体反过来又决定了《家》的艺术手法,巴金过去的很多作品属于革命小说,这次他开始创作家庭题材,这与载体有关。”《家》是被各种媒体改编最多的作品之一,这一方面说明《家》的影响力,同时也说明《家》是超前的、能解答当前很多文学问题的作品。

曾经参加过八届巴金作品研讨会的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坂井洋史认为,不仅仅是《家》,一般的文学研究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将文本与作者及其背景的时代或社会等“现实”密切联结在一起加以考察;二是将文本从作者和现实状况切断,把所有的评价和判断作为读者解读的方向。他认为应该从更多样的切入口开展更多样的巴金研究,最后把两个方向有机地综合起来,形成拥有多样可能性的“巴金研究”这个开放性“场所”。

纪念巴金的最好方式是阅读

纪念巴金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陈思和说,中国社会转型导致文学观念、思想观念等发生变化,如何看待巴老的文学精神,在今天有怎样的意义,是历届研讨会关注的话题。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作家要有长远的文学声誉,还要不断地理解、阐释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都属于这样的作品,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能量,另一方面对作品的重新阐释会使文学的生命力与时代精神融合在一起。

1989年首届巴金文学研讨会召开时,王瑶、贾植芳等老先生还在世,随着他们渐渐故去,研究巴金的接力棒传到下一代身上。作为第二代研究者,陈思和感受到迫切的使命感,他说:“所幸目前第三代巴金作品的研究者已走向成熟,一批年轻的学者陆续地加入巴金作品研究,比如复旦大学的刘志荣、巴金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立民、闽江学院的黄长华等都有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陈思和透露说,巴金文学研究会将巴老资料整理成规模后,将会全部公开,以招标形式资助全国博士生、硕士生撰写有关巴老的学术论文,并提供相关资料、导师信息以及出版资助,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年轻人研究巴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