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说家处女作获布克奖
本报记者王胡报道 33岁的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Aravind Adiga)以其小说处女作《白老虎》(The White Tiger),10月14日在伦敦获得了英国最负盛名的年度小说奖――布克奖,并获奖金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9.3万元)。
《白老虎》的主人公是黄包车夫的儿子巴尔拉姆・哈尔瓦伊(Balram Halwai),他一心想出人头地,却在新德里的霓虹灯和对家族的义务间迷失了自我。
在获奖后接受印度电视台NDTV新闻频道的采访时,阿迪加坦承自己对获奖完全没有思想准备。
他还否认自己刻意暴露印度当代社会的黑暗面,以博取西方世界青睐,称:“在是否采取小说叙述者的视角方面,读者有完全的自由。这只是小说。”
阿迪加1974年生于印度马德拉斯,现居孟买。他是第四位赢得布克奖的印度作家,前三位分别是萨尔曼・拉什迪,以及两位女作家:阿伦达蒂・罗伊和基兰・德赛。
东德史诗小说获德国书奖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德国作家乌韦・特尔坎普(Uwe Tellkamp)以其描写民主德国瓦解、长达1000页的小说《塔》(Der Turm),10月13日在法兰克福获颁德语国家最著名的图书奖――德国书奖(Deutscher Buchpreis),并获奖金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9万元)。
《塔》是特尔坎普的第三部小说,以半自传性的笔法,描述了德累斯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三代人的悲欢离合。
39岁的特尔坎普在德累斯顿从医,年轻时曾因“政治上不可靠”而在东德瓦解和两德统一前夕入狱。他此前出版的小说《翠鸟》(Der Eisvogel)虽然得到评论界的好评,但销量惨淡至极,首版仅卖出163册。他发狠,干脆辞职,移居弗赖堡,全职写作,终于功成。
德国图书奖创办于三年前,效仿英国布克奖和法国的龚古尔奖,成为德国头号年度小说奖,而于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前开奖,显然意在版权外销。
去年获得此奖的是德国女作家尤利娅・弗兰克(Julia Franck)的小说《正午女士》(Die Mittagsfrau)。
哲学家获西班牙奖金最丰文学奖
本报记者王胡报道 西班牙作家、哲学家和政治活跃分子费尔南多・萨瓦特(Fernando Savater)上周获得了该国奖金最丰厚的文学奖――普兰塔奖(Premio Planeta)。萨瓦特获得了高达60.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51万元)的奖金。颁奖晚宴于10月15日在巴塞罗那举行。
萨瓦特的获奖作品为将于11月出版的小说《好运手足情》(La hermandad de la buena suerte),所述乃一富豪雇人寻找马赛前突然失踪之骑师的故事。
1947年,萨瓦特生于西班牙北部的圣塞巴斯蒂安,在弗朗哥统治的后期自愿流亡法国。回国后成为电视台和电台谈话节目的常客,在西班牙家喻户晓。
他早年受尼采影响最大,晚年则对巴斯克分离主义运动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但在颁奖晚宴后,他说:“我厌倦了自己,不再想政治,不再想国家主义。”
普兰塔奖(一译“行星奖”)由西班牙最著名的出版集团普兰塔出版社主办。
富恩特斯获首届堂吉诃德奖;
富恩特斯(右)与卢拉在堂吉诃德奖的颁奖典礼上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墨西哥大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获得了首届堂吉诃德・德・拉曼恰国际奖(Premio Internacional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颁奖典礼于10月13日在西班牙托莱多的圣克鲁斯博物馆举行,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亲自为富恩特斯和卢拉颁奖,王后索菲娅和首相萨帕特罗也出席了颁奖典礼。
富恩特斯因为促进西班牙文化而获奖,此前,他还曾获得过另外两项重要的西班牙文化大奖――1987年的塞万提斯奖和1994年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而卢拉此番获奖,则是因为他推动在本国立法,将西班牙语列为本国中学生的首选外语。有1.9亿人口的巴西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
堂吉诃德奖旨在表彰为促进西班牙语和西班牙文化做出贡献的任何国籍人士,每位得主可得奖金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2.9万元),以及一尊为他们特制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