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中专毕业在社会上打工,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渺茫的前途,我萌生了继续充电的想法。当时听说日本打工薪水很高,学习日语便成了闪现在我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
因为自己挣钱很不容易,所以报名前十分慎重。我知道日语培训班的质量关系到我人生的前途,但面对巧舌如簧的接待员,我更加无所适从,只好咨询在日本打工的邻居大姐。她很坚决地说,你必须选择用《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做教材的学习班,就这样,我与《标日》结识了。
最初的学习分外艰难,我是没有一点日语基础的,但是我很快发现在《标日》的世界中,日语的学习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吃力:这本书轻松幽默,不但课文都是根据生活场景设计的,还有许多关于日本风情的介绍,让人从心里面感到亲切。在《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我不仅学习了单词和句型,还越来越清晰地认识了日本。随着学习的深入,曾经模糊和神秘的那个国度在我的心中真实地勾勒了出来,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去日本的决心。
尽管打工的生活异常艰辛,手头更是十分拮据,但只要捧起《标日》,我就忘掉了一切烦恼和困难。无论多么劳累,我都会保证学习日语的时间。不夸张地说,在那段艰苦的日子中,《标日》几乎成了我的精神支柱。有时候生活窘迫,一连几天都只能吃泡饭和咸菜,但饭盒的旁边一定放着那本米黄色的《标日》。它在陪伴着我,更是在提醒我,如果你半途而废,那么你也许一辈子都只能吃泡饭和咸菜了。我捧着饭盒读着书,那些冰冷的饭菜也似乎不再难以下咽。心情郁闷的时候,我就带着《标日》爬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朗诵日语课文,或者大声喊出单词和句型,竟然感觉十分解闷。有时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干脆拧亮台灯温习《标日》,看看憨厚可爱的“小李”在日本的生活,或者乘坐“新干线”进入梦乡。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日语水平突飞猛进,一年半后,我顺利学习《标日》中级了。由于基础牢固再加上格外努力,几年后,我的日语水平已经十分自信了。与此同时,我的护照和签证也顺利办了下来,我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当然,我是以留学生的身份来到这里的,按照日本的规定,我必须先到语言学校去读预科,一年后才能正式进入日本学校。在语言学校,我惊喜地发现,在熟练掌握了《标日》之后,语言学校学的东西简直太小儿科了。于是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打工,有了《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的基础,再加上所处的语言环境,仅仅几个月的功夫我就能够与日本人进行日常交流了。当别的留学生还在为啃书本和刷盘子进行两难选择时,我已经成为一名餐厅的前台侍者了,薪水较高不说,工作也没那么辛苦。
我没有停止对日语的刻苦学习。同时,《标日》也还时时陪伴在我的身边。不止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因为在感情上也离不开它了,是它成就了我的日本之行,在奋斗路上,它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朋友。我在孤独和寂寞的时候,在特别苦闷的时候,仍然喜欢大声朗诵《标日》中那些经典的课文。
为了增加更多的收入,也为了让口语交流更加出色。我在酒店不忙的时候还要站在酒店附近,向行人发放印有酒店广告的纸巾,并游说他们到酒店中来就餐,以便从中赚取提成。真是天道酬勤,一天夜里,大约凌晨一点钟的样子,一位看起来满腹心事的中年人在路边等出租车。我递给他一包面巾并与他交谈起来,先是听他倾诉事业上的烦恼与生活中的不快,然后我给他讲述起了我美丽的家乡并欢迎他有机会能够到中国来。他听得很入迷,以致出租车过去好几辆都没有坐,最后随我走进了酒店。他说他已经吃过饭了,但是为了我的故事,他还是乐意进来喝一杯。
一周后,我正在工作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位衣着光鲜的先生,问我有没有兴趣做秘书职业。我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来到了这家著名的写字楼。在豪华气派的办公室中,我见到了那位满腹心事的客人,原来他竟然是日本一家赫赫有名的电器公司的大区经理。他说,是我的热情与执着感动了他,他相信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为我开出了十万五千日元的基本周薪。津贴额外计算,这在东南亚经济普遍不太景气的2006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尤其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更是难得。过去回公寓的路上,我曾经无数次地路过这幢大楼,这里进进出出的人们让我艳羡不已,没想到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从此,我在日本的生活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不必再等到超市快下班时去买半价食品,也不必再掐算着通越洋电话的时间。我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书写着新的生活。
在与《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十年相处后,我终于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了,我骄傲地面对着中日同事的祝福、微笑和羡慕。回国休假的时候,许多想来日本的人向往地问我,到日本后能不能像我一样成功。我告诉他,你也能够。但是我还说,日本不是天堂,学习也没有捷径,在奋斗的路上,会有很多痛苦,也有许多成功的喜悦和甜蜜,但条件是你必须舍得付出汗水和努力,然后再加上《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这个最棒的老师和最好的朋友。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奋斗了。
编后记:
读完付晓利这篇文章,“我与《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征文活动及优秀文章连载就全部结束了。和文中的“我”一样,所有参加征文的朋友都是因为《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这份缘为我们所认知、熟悉和感动。为一部大众类语言教材图书特做一次征文活动,我们对于能否获得预期反应也是难有把握。但是数月之间,国内外一百多篇征文纷至沓来,让我们惊喜。展读这些或长或短的文字,各种情绪就时时包裹着我们。畅销二十年的书不在少数,但是能够承载如许感人事、绵绵情的却不太多,《标日》可算其一。感动需要与人分享,但是限于报纸版面,我们只能从中挑出十篇呈现给关心《标日》成长的所有读者、朋友。在品味感动的同时,我们都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涌现出更多类似《标日》这样的好书,“它”应该是我们囊中的宝典,灯下的良伴,患难的兄弟,一生的益友。最后,我们再共同祝福一声:“《标日》一路走好,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