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美国所“三剑客”

2008-10-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景端 我有话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在八九十年代有三位知名学者,即已故的董乐山、施咸荣、梅绍武,因为他们三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朋友们常把他们戏称美国所“三剑客”。

说他们相似,首先,三人都是翻译家。他们的翻译成就,我在2005年2月至8月为《中华读书报》策划和组稿的“开放的翻译家人物谱”中,已经做过简要介

绍。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三剑客”思想的开放。早在“文革”之前,董乐山、施咸荣就着手选材翻译了一批西方新思潮的作品,也就是所谓内部发行的“黄皮书”。梅绍武也早在60年代就开始翻译和研究美国阿瑟・密勒的戏剧了。搞翻译,思想就必须开放。这一点,“三剑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

其次,三人都为研究美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董乐山翻译的《冠军的早餐》、《一九八四》等一批美国名著,读者早已熟知,其实他那本《美国社会知识辞典》所起的作用更不能低估。施咸荣参与翻译的《战争风云》以及他独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当年可谓给读者送来了对美国一种全新的印象。梅绍武专心研究美国现代戏剧,受到了美国戏剧家的关注,阿瑟・密勒特意为他组译的《阿瑟・密勒剧作选》写了前言。据说,美国所以前主要注重研究美国政治和经济,自从引进了“三剑客”之后,对美国文化的研究得到了明显加强。

最后,三人经常一起参加各种会议和学术活动,他们之间的合作也十分融洽。在美国所,董乐山是李慎之请来的,资历算最老;施咸荣是董乐山介绍引进的,但他当过美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后又荣升副所长,职位算最高;至于社会影响,梅绍武似乎稍大一些,一则因为他是梅兰芳先生的公子,二则他还连当过几届全国政协委员。

我是1978年在广州会议上认识梅绍武的,《译林》创刊后,我又慕名向施咸荣求教,经冯亦代的介绍,又结识了董乐山。那时我不过是一个无名小编辑,但也许与“三剑客”有缘,认识不久就成了好朋友。1980年夏天,我请冯亦代、董乐山、施咸荣到连云港参加笔会度假,后来《译林》在扬州、苏州、南京开会,“三剑客”几乎有请必到。因为董乐山,使我又认识了在美国的乃兄董鼎山。80年代,鼎山兄几乎每期为《译林》写稿,及时报道了美国文坛最新的信息。大概是1984年,因为梅兰芳与南通实业家张謇曾经是世交,张謇的孙子、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张绪武,邀请我陪同梅绍武夫妇前往南通参加纪念张謇的活动,此后我与绍武及其夫人屠珍更熟了,聚会的机会也更多。还要特别提一下施咸荣夫人杜若莹。她曾是一名大夫,年轻时因蒙受不白之冤,备受折磨。平反昭雪后乐于助人。因她是江苏江阴人,沾着老乡的情分,我有事相求,只要杜大姐答应了,施咸荣从来不会拒绝。如今“三剑客”虽都已仙游,但我和他们的亲属至今还保持着友好的联系。

明年就是《译林》创刊30周年,追思往事,我最怀念的就是曾经关心、帮助、指导过《译林》的许许多多的前辈和朋友,其中当然也包括美国所“三剑客”。其实“三剑客”之后美国所文化室的朱世达和潘小松,也是我的好朋友,同样给过《译林》许多帮助。朱世达在新华社当记者时就帮《译林》译过小说,译文相当出色。至于潘小松,更是写作与翻译兼优的两栖学者。近年来,小松在《博览群书》杂志上,几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书评、杂文、随笔什么都写,笔耕勤奋。美国所还有一位老所长资中筠大姐。我与她虽是清华校友,但认识时间不长,接触也不算多,但是她也是一位能翻译能写作的高手。人们也许不知道,畅销的《廊桥遗梦》就是她翻译的。近年她写的文章,洞察深刻,文锋锐利,难能可贵。看来美国所何止“三剑客”,高手之多,应该是“N剑客”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