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地读到储老师的《桃红床的故事》,三四个下午便在不断移动的光阴中安静地送走了。
秋芝看中那张桃红床没有理由,一眼就
后来,一个情场骗子骗走了秋芝的第一次。是她亲自将他带进了“新房”,带到了那张桃红床上。不过,又过了一段时间,秋芝觉得他偷走的只是她无须保留的,终究没什么好伤心的。一直到她遇见二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赵子勤,赵子勤已经经历了沧海桑田,妻子死了,有一个孩子。半年以后,两个人准备结婚了。在那张桃红床上,秋芝踏踏实实地做了一次真正的女人。第二天早晨,两个人商量有关结婚的准备。赵子勤说,新房里只要换一张床和买一个新的梳妆台就好了。
秋芝半抬起身子,从镜子里看她身后桃红床的床架,这么多年来,她一直把它保护得很好,罩着它,盖着它,然而它还是显旧了,它的样式过时了,漆彩也褪去了。它显老了。
小说最终没有说秋芝是不是真的会换了那张桃红床,但在我看来,会换的。
这样一篇阴柔的感性的小说在储老师笔下收放自如、一气呵成,语言如同工笔刀,但风格又是轻灵到读者有着够不到的叹息。随处可见的心灵独语不经意地掠过读者某个隐秘的心灵空间,留下来感同身受的痛和爱。
如果说秋芝的青春如同一张桃红床在顾影自怜中慢慢地褪色,那么《绿井》中的叶三娘的人生则是一个让人扼腕叹息的繁华旧梦。甚至,我们并没有看到那场繁华,我们只看到繁华后的落寞。我们在叶三娘的占场子出风头、在她抢自己女儿的戏份中看到了曾经有那么一场繁华,因而感到更加冷清了。冷清到了残酷。张爱玲的胡琴咿咿呀呀地拉着,拉不尽的苍凉故事,而在《绿井》里,叶三娘婉婉转转地唱着,其实她的戏早已演完。
总之,是故事都会结束;是小说,也都会画上最后一个句号。这本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很厚实的小说集,被我一字不落地看到最后一个句号。除了我极喜欢的《桃红床的故事》和《绿井》(刚发现恰好一红一绿),还有《人之度》、《雨谭坡》、《与其同在》等不忍释手的故事和游离在主流之外的情境。
我在掩卷之后,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词:清水今日,明月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