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今约三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在洞窟的墙壁上,用令人惊叹的娴熟笔法描绘了大量生动的动物形象。这就是1994年由考古学家让-马里・肖韦在位于法国南部阿尔克桥瓦隆地区的一处洞窟里发现的,洞窟今天已经被命名为肖韦洞,而其中的壁画被认为已知人类最古老的绘画作品。类似的洞窟壁画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自19世纪
《加德纳世界艺术史》,[美]弗雷德・S・克莱纳等编著,诸迪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 |
要想写一部艺术通史,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最难回答。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看法一直在变动之中,从柏拉图的模仿说,到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再到20世纪以来被更多人接受的,艺术是一种形象的交流方式,相对于自然现象而言,这种交流出自人为的自觉干预。因此,艺术可以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的有意识的交流、一种用相对持久的形式表达的信息、一种对群体精神和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根据这种观点,只要是由艺术家有意识创作的各种视觉形态的作品,都是艺术品。因此,在艺术史写作过程中,艺术史家的视角也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
在英语世界有几部非常著名的艺术通史,其中包括詹森(Janson)的《艺术史》(History of Art)、玛丽莲・斯托克斯塔德(Marilyn Stokstad)的《艺术史》(Art History)、修・昂纳和约翰・弗莱明(Hugh Honour&John Fleming)的《世界艺术史》(A World History of Art)以及恩斯特・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的《艺术的故事》(TheStoryofArt)。这几部艺术史各有千秋,其中詹森的《艺术史》主要以欧洲艺术为主,未涉及欧洲以外的艺术;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简明扼要,对艺术发展的总体脉络进行了非常精辟的概括,当然因此会舍去很多细节;其余两部,修・昂纳和弗莱明的《世界艺术史》显然在材料上更为丰富新颖,在论述上更为深刻透辟。目前,贡布里希和修・昂纳的艺术史都有中文译本。与这几部艺术史相比,有一部历史更为悠久的艺术通史,至今已经出到第12版,那就是《加德纳世界艺术史》(G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这部著作源于海伦・加德纳(Helen Gardner)的一个设想,那就是为学生写一本教科书,其内容不局限于介绍欧洲和美国的艺术,而且要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非洲和南北美洲的艺术。1926年,海伦的设想终于得以实现,《加德纳世界艺术史》的第一版终于问世了。在将近80年的时间里,这部著作不断再版、更新,成了“读者最多、流传最广的英文艺术史书籍”。在海伦去世之后,有很多美术史家加入到这部著作的补充、完善的队伍中来,使它真的成了一部动态的艺术史。《加德纳世界艺术史》的第10版由波士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及原《美国考古杂志》主编弗雷德・S・克莱纳(Fred S. Kleiner)教授与理查德・G・坦西(Richard G. Tansey)共同完成。在撰写第11版时,坦西教授去世,但是为了纪念他为该书所做的贡献,仍然保留了他的名字。接替坦西工作的是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艺术史教授克里斯丁・J・玛米亚。
作为一部艺术史著作,图片在书中的作用与文字是同等重要的,因为艺术风格的变化就是依靠这些图像和作品来完成的。《加德纳世界艺术史》全部采用了彩色图片,其精良的品质对于读者理解艺术品的原貌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艺术作品的产生不能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这部艺术史在每一章都提供了非常精炼的社会背景知识,比如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名字的变化以及当时的行会制度等,都有助于读者对当时作品的理解。创作艺术品时所采用的技法和材料决定了某些特殊风格的形成,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杰作并不是油画,而是湿壁画(fresco),其繁琐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需要耗费的巨大心力和体力,使一幅幅宏伟的作品闪烁出更为耀眼的光芒。了解这些背景,读者会更加惊叹于米开朗基罗在恢宏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和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所体现出来的杰出的艺术造诣和成就。
在中国,书籍仍然是我们了解西方美术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即使今天出国考察的机会相对增多,但是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准备,做走马观花的即兴之游也很难有真正的收获。《加德纳世界艺术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来源。就算是随意地翻看,也能体会到这部动态艺术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