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摄影:埃莱娜・塞波特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伦理上,任何人都可以得诺贝尔奖。但无论在什么上,我得诺贝尔奖的几率都近乎零。然而非我瞎吹,这
比我精明的读者肯定猜出缘由来了:村上春树。村上本人固然一再宣称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读者,生怕得了诺奖从此不得安宁――我看并非作秀或“酸葡萄”什么的――而他的同胞们却死死认定诺奖非俺家村上莫属。别说日本人,连我这个不是日本人的人都觉得十分了得,拿诺奖责无旁贷。
那么下午6:30采访我的是谁呢?是日本媒体驻京办事处的记者。前年去年今年,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共同社时事社。尽管都说汉语,可我一贴听筒就听出是语声发自日本人:“村上君的书林先生您译了几本印了几本卖了几本……”我如数家珍报出此串数字,对答如流;“中国人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村上君……”我即刻甲乙丙丁道出一系列理由,头头是道;“如果村上君获奖,林先生您不会觉得意外吧?”不意外不意外,正中下怀、正中下怀啊!
不过且慢,敝人果真那么希望村上君获奖,他获奖我就那么正中下怀吗?放下电话后我沉思有顷。老实说,三分之一是真的。因为村上君获奖对我有实际好处。一是经济上的,获奖了,我译的书会卖得更火。二是名声上的。至少敝人供职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以至院长甚至上至校长大人都有可能对我展现久违的笑容――三分之一正中下怀。
那么三分之二呢?一言难尽。村上君再好再于己有利,可他终究是日本人,而我无论怎么考证也明摆着是中国人。因此这里有个国别族别造成的自尊心问题。诺贝尔别的奖项倒也罢了,而这文学奖也硬是把中国人晒在一边,无论如何都情理难容。世界上的事端的有失公正。韩寒郭敬明等80后90后再后一后倒也罢了,而王蒙的《大块文章》足够“大块”,贾平凹的《废都》和莫言的《丰乳肥臀》哪个不充分具有“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的狂喜”……瑞典文学院那个懂汉语的名叫马悦然的老头儿干什么去了?
当然,中国作家哪一位获奖都采访不到我,便宜不着我,可我情愿。
林少华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shao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