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五花八门的玉作伪

2008-12-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马未都 我有话说

玉的书籍

从宋代到清代,配有图的关于玉的书,大概只有四部。

第一部是北宋年间出版的吕大临的《考古图》。《考古图》我讲过多次,它共有十卷,其中有一卷专门谈玉

器。这一卷里的玉器是谁的收藏呢?宋代画家李公麟。

第二部是元代至正元年的《古玉图》,原来是个手卷,到了明代以后被刊印成书。手卷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极特殊的装裱方式,也是一种欣赏字画的方式。它是一个长轴,打开一点一点看。

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出版过这样一部书,特别有意思。这部书叫《古玉图谱》,有一百卷,非常浩繁,但它被公认是一部假书。作者声称书里收录的都是宋孝宗的藏品,都是宋代玉器。出版这部假书的人叫江春,他自己写了序,并出钱把这部书刊行了。

我们知道,盛世一定要修典,乾隆时期编纂的最重要的典籍就是《四库全书》。当时《四库全书》的总编纂是纪晓岚,他也看到这部书了。但纪晓岚多牛啊,翻了三页,就把这书给扔出来了,定为伪作,书里的玉器都是假的。这《古玉图谱》就未能被收入《四库全书》。那么,乾隆年间就被宣布为伪作的书,到了民国以后又被人重新刊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图多。当时大家也分不清楚真假,出版商为了蝇头小利把它出版了。不仅重新出版,还配了彩图。晚清的印刷业开始发达,可以配彩图了,于是把这部伪书配了彩图又出了一遍,害人不浅。

《古玉图考》

第四部书非常重要,叫《古玉图考》,分上下卷,作者是著名学者吴大,在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刊行。《古玉图考》在玉器研究界影响最大,书里有大量考证。我们讲过,乾隆皇帝不知道玉琮是什么,管它叫“头”。结果吴大考证出来了,这种玉器不叫头,叫玉琮。还有玉斧,斧状的玉器,在吴大以前没有人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过去很多书上都叫“药铲子”。中药铺里也有很多工具嘛,人们就认为它是药铲子。那么,吴大考证出来了,这叫玉斧,是古代的一种礼玉。所以《古玉图考》的学术水平非常高。为什么吴大就知道呢?他怎么有这么好的条件呢?主要是当时有大量玉器出土,当时这些出土文物帮助了吴大,使他的《古玉图考》非常学术,错误相对最低。

玉的缺陷

玉是一种天然物质,必然会带有天然缺陷。第一,是绺。绺就是裂,绺裂。中国文人都比较酸,玩古董的时候,会把古董上所有的缺陷都尽可能地避免明说。玉器裂了,叫绺;瓷器裂了,叫璺。我们有一句老话叫“打破砂锅璺(问)到底”,就是这么来的。这个璺,指的是大的裂纹。象牙裂了,叫笑。过去老说:这象牙不错,就是笑得太厉害。意思就是裂得太厉害了。尽量回避不好听的字眼,这是过去文人的要求。文人的这种本事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的脸上长了颗黑痣,不能直说那是黑痣,不好听。文人叫“美人痣”,得往好了说。

玉有一种很独特的杂质,叫絮,指玉里含有的絮状的东西。不是每块玉都能看得清楚,最好的羊脂白玉里根本看不出絮状物质来。但如果你能在玉里看出絮状物,你就踏实了,证明板上钉钉这是块玉。如果你看见里头有一个大气泡,那瞎了,这是块玻璃!为什么很多人都拿着放大镜去看玉,就是要看有没有絮。我碰见过一个人,买回一块“玉”,我跟他说是玻璃,他死活不相信。我说:“你找一个高倍放大镜看看,里头准有气泡。”他一看,里头有个大气泡,一下子汗就下来了。

再有就是棉。棉,单指水晶中的杂质。水晶也是玉的一种。水晶里的棉也非常难分辨,是丝绺状的物质。等级越低的水晶杂质越多,看得清楚;等级越高的水晶越纯净,跟玻璃一样,肉眼看不出来。如果能看见棉,一定是水晶;看不出来的时候,你就要小心,那可能是一块透明玻璃。

沁色

明清两代玉器的作伪地,首推人杰地灵的苏州。今天玉器作伪比较多的地方是安徽蚌埠和河南等地。玉器作伪的方法比较多,第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致残。给你一个非常完整的玉,你老不相信,那好,做好以后敲下去一块再给你,你可能就相信了。有时候敲下来的这块还拿给你看,博得你的信任。

第二个常见的方法是做沁。玩儿玉的人都讲究沁,过去说血沁、尸沁、土沁,各种沁。所谓血沁、尸沁、土沁,都是玉器埋在地下,各种物质沁进去了。有人认为血沁和尸沁都是因为玉器挨着人身子,吸收了人的血气,所以颜色发生改变。

沁是可以做的。我们记住这一点:在收藏领域,凡是自然形成的东西,人为一定能做。不仅仅是玉器,家具和其他艺术品的作旧都一样。比如过去说石头,年头长了会有风化现象。这一千多年的风化,做不出来吧?今天很容易,用造船厂的除锈机,喷砂的机器做。工人拿着喷砂的机器喷那石头,一边呼呼地喷,一边说:“喷一小时可就到明朝了,再过一小时就到唐朝了,你要什么朝代赶紧说,过了可就回不来了!”看着很简单,不像想象的那么复杂。再比如老画上都有层皮壳,叫包浆,过去做不出来。今天有一种灯很厉害,医院常用,叫紫外线。您不信,自个儿家里安一个紫外线灯。您别自个儿在那儿照,受不了,一会儿头发都掉下来了。您拿一张白纸在紫外线灯下照,只要照上三天,这纸就成旧的了。虽然自然形成的特征,作伪的人有的是办法做到,但人为的形成跟自然的形成肯定有微妙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地去体会了。

作伪

良渚玉器是作伪者比较感兴趣的,因为喜欢的人多。良渚最多的是“鸡骨白”的玉器,最简单的作伪方法就是用火烧。什么东西也经不住火烧,玉一烧就成“鸡骨白”了。但烧大发了,玉就变得很脆,一掰就断。

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羊玉、狗玉。怎么做呢?很不人道。作伪的人把羊或狗的后腿拉开一个口,把玉缝进去,搁上一两年。这期间羊别被狼吃了就行。最后把玉再从动物的后腿里弄出来,它里头就含有血沁了。

有一种叫梅玉,把玉在梅子里头浸泡。今天超市里有卖乌梅的,买上两斤,回去里头搁一块玉,过一段时间,玉准变色。还有一种叫风玉,把玉在高温下煮,煮后拿出来往雪地里一搁,风一刺,玉上面就有细如毛发的裂痕,看上去像是年头很久。再比如就是我过去听老师傅讲:油炸鬼,把玉下油锅炸。估计也不是什么好油,好油舍不得那么炸。炸好长时间后拿出来,就叫“油炸鬼”。再有就是更下作的手段,比如把玉扔到粪坑尿池里等等,五花八门,你能想起来的,作伪的人都能想起来。

作伪的方法很多,我们怎么去辨识呢?我没有办法用一句话教给大家怎么辨识。所以谁把古玉拿到你手上,你上来说:“油炸鬼吧?”先吓他一下。

提油

今天的作伪手段除了以上这些,又增加了一些过去古人没有的化学方法。我见过作伪的人家里跟化工场似的,都是各种试剂。再有就是利用高压。自从有了压力锅以后,我们就知道高压确实有效,对吧?在高压下,可以很容易地作伪。颜色可以很快地吃进玉里面。

我们常在玉器界听到一个词叫“提油”,是指做出玉的皮色。玉皮子的概念,对于一般人来说非常强烈。玉皮子有黑色、褐色、红色、黄色等等。对皮色的追求,在历史上是一段一段的。比如乾隆早期,社会不追求皮色;到了乾隆晚期,开始追求皮色。今天的收藏也是这样,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大家都追求白玉;进入21世纪以后,大家开始知道皮色的优美,开始追求皮色。玉器中讲究保留局部的皮色,提油呢,就是要增加这个颜色。也有的玉本身有一小块皮色,作伪者把这块颜色增大,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到底“提油”怎么做呢?本来是一块没有颜色的籽玉,要做上皮色。过去说西北的山里有一种草,叫虹光草。用这种草的草汁浸泡籽玉,然后用火烤制,就叫提油。书上还有记载,说是用“乌木屑煨之”。煨,就是用火慢慢烤。用乌木屑煨,就是“提黑”;用红木屑煨,就是“提红”。这些说起来也叫提油。那么相对于用虹光草的方法,这些算新提油。今天新提油的方法五花八门,非常多,各种招儿都能让颜色染得非常像。但染的毕竟是染的,你化妆出来的脸色再好,跟自然的脸色还是有区别。我看见北京潘家园就有很多人手里拎着白玉,上面带大块大块的黄色,那全是提过油的。你要吓唬他,除了说“油炸鬼”,还能用一句话:“你这提了油了吧!”

本文摘自《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马未都著,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一版,定价:29.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