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今年书业的重头戏,近期,此类图书的出版更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一批很有分量的作品相继上市,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改革开放研究丛书”即是其中之一。该套书涵盖经济、
――编者
本报记者陈洁采访整理
王逸舟(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主编):
王逸舟区分了“广义外交”与“狭义外交”。狭义外交专指外交部的外事工作,广义外交则包括工青妇组织和民间团体(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海外研究者称为中国特色的“NGO”)的工作。《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研究的是广义外交。讨论中国与邻国、非洲、美国、联合国的关系,国防现代化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应对,中央政府的对外援助和各地区的国际化进程,全球化观念在中国的植根进程,以及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等问题,是中国学界第一部总结当代中国外交历史性进步的理论作品。
对于国民一般感觉的外交上“过去比较硬,现在比较软”,王逸舟认为是中国外交走向理性的结果。强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军事力量的使用更慎重,更看重全球市场和贸易等经济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理念,与国内强调民生相一致,注意对中国公民海外权益的保护;强调“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重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协调过程,积极介入各种国际组织和法律的制订和执行过程;强调“国际关系民主化”,更注重外交学习与制度创新,在国内推进外交决策民主化(特别是大众参与的进程)。中国外交的转型对未来中国与世界均有重大意义。
3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首先表现为对国际安全环境的认知越来越积极乐观。早期,外交向老大哥苏联“一边倒”,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战争与革命”、反霸的弦始终崩得很紧。邓小平指出“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和观察世界大势的出发点,与当代多数国家的追求及认同逐渐接近。焦虑心理和造反意识被自信、开放与合作的态度所替代。
其次,近年来中国更乐意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作为国际成员的意识明显增强。1990年以来,中国参加1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人员5915人次,2000年以来,向7个任务区派遣维和警察893人次。
第三,社会和公民个人日益成为国家外事服务的中心目标。文革结束前的外交看重大国关系(先是苏联、后是美国),强调军事斗争优先性(“文革”时的流行动员口号是立足于“早打”、“大打”),以“解放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劳苦大众”为目标,不太讲个人,尤其很少把公民个体的需要放到重心和焦点位置;对外经济和其他援助,如对阿尔巴尼亚、越南和非洲国家的援建项目,基本上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更不评估其对中国国计民生的潜在影响。改革开放后,“言利”成了正当的权益表达,成为国内建设和对外交往的重要考量标准,注重百姓的实际利益和需要,更看重“黄油”而非“大炮”,学会招商引资、带动国人和货物“走出去”,同时加大领事保护力度,关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外交转型最重要内涵之一,是社会的参与增多,外交决策过程更民主、更科学。从军人大使到职业外交家,从革命的“英雄年代”到和平的“平民年代”,从“苏联模式”到“国际接轨”,外交制度加快学习创新,外交活力得到更多机制激励和保障。
“30年来,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其广度和深度是史无前例的,其壮阔而美好的未来也是难以估量的。”王逸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