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今年书业的重头戏,近期,此类图书的出版更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一批很有分量的作品相继上市,社科文献出版社的“改革开放研究丛书”即是其中之一。该套书涵盖经济、
――编者
本报记者陈洁采访整理
■王名(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中国民间组织30年》主编):
作为《中国民间组织30年》的主编,王名介绍说,书名原为《走向公民社会》,现书名只是副标题,后来为了全套书的整齐,才倒置了正副标题。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他坚信,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是该书总的结论。
国家、市场和社会是三个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体系。所谓“民间组织”,是公民自发成立的组织,是国家体系的政府、市场体系的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三大属性,类似于西方语系中的“公民社会组织”(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或“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中国民间组织主要包括三类:基金会;学会、协会、商会、同学会等会员制组织;公益服务实体的非会员制组织,福利单位如老人院、孤儿院,民办学校、医疗组织,民办文化服务组织如博物馆等。历史上看,1958年前民间组织还很多,后来逐渐减少,文革基本归零。1977年11月,中国科协的5家学会恢复工作,被王名定为社会组织恢复发展的历史起点。
根据有关资料进行统计,1978年,我国民间组织的数量约为6000余家。到1992年,这一数字膨胀为100万家。到2008年估计的数字则为300万家到500万家。“从数千家,到300万家,呈现为一种爆炸式的增长,”王名说。
王名将30年来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是第一个阶段,参与社会组织的主要群体是平民阶层,是边缘人士,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在这个阶段,公民社会是在体制外围进行发育。第二个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在这一时间段内,有越来越多的精英人士开始参与到社会组织的发展中来。这些精英人士可分为三类:一部分是政治精英,一部分是知识精英,一部分是经济精英。他们的诉求并不一致,引领的公民社会的发育方向也不尽相同,但推动中国迈向公民社会则是一致的。
30年来,民间组织由平民化到精英化,从非主流到主流,从边缘到核心的发展趋势明显,越来越走向社会核心,推动公权力的转型。王名对中国的民间组织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从反对圆明园湖底铺膜到地震救灾、防治艾滋病,社会组织在实现基层民主、推动公民社会的形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公民社会中,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点,都是提供公共事务的服务。我们提倡服务性政府,实现从管理单位到服务部门的转型。目前政府职能的转变会腾出部分资源,为民间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机会。政府采购公共服务,通过招投标委托给民间组织,有健全的评估和追惩机制,这是政府和民间组织合作的创新模式。可以说,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朝向公民社会而发展,民间组织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