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就是面对重大题材,常常是急就章,常常是报告大于文学,常常只是素材的堆砌。那么,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对于作家来说,如何处理好“报告”和“文学”的关系?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表示,《晋人援蜀记》为如何写作大题材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晋人援蜀记》写出了地方色彩,而且这种地方色彩的描述又带有很强的文学性,这是它成功的一个原因。”胡平认为《晋人援蜀记》对于以后创作灾难题材的作品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称赞《晋人援蜀记》平民化色彩很浓,无论是作家的叙述方式,还是作家的写作姿态,都减少了思辨的特征,增强了平实的叙述,非常平民化。雷达尤其欣赏《晋人援蜀记》的语言,优美而亲切,是以民间心态知底贴心地写的,没有夸饰和教化式的语句。雷达说:两位作者是晋人,由晋人写晋人援蜀记,本身就有打动人心的地方,使读者一看到这部作品就很容易进入,感到很亲切。“读了赵瑜、李杜的这部作品后,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报告文学有多种写法,就看作家怎么写。”
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反思了近30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后表示:“有些报告文学杂志开始卖版面了。这对我们的报告文学创作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损害,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2008年,我国经历了许多大事情,如何写得精彩,让读者主动去买去读?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研究得不够。”何建明说,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放到市场上在读者的回馈和反响中锤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