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几点小小希望

2009-0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李学勤 我有话说
在《中华读书报》国学版创始的时候,我想说几点心里的希望。

首先是希望多刊登一些学者的研究笔记,如能辟出专栏更好。学术性的笔记,本来是中国学者的优良传统,于读书工作的同时,随手记下思考所得,短小精当,不求系统,也就没有“水分”。历代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等等,均成为传世名著。近年部分人

的学风恰与此相反,行文动辄几万字,著书常达数百页,电脑的使用更助长了这种求大求多的风气。试想一人生年几何,哪有时间看那么多文字?其实,真要写好一条笔记决非容易,顾炎武作《日知录》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

其次是希望多介绍国学的基本书籍。学习传统文化,贵在通读重要的常见书,一下手便追求珍本秘籍,必不能有真正收获。介绍时不仅要有解题,说明书的性质、作者的情况,还应告诉读者最好用什么版本,尽量起到导读的作用。我曾经向朋友建议过两件事:一件是做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的“补正”,范书极为有用,但究竟已经过时,要作一定修改,特别是加上所录各书今天应该选用的最佳版本。另一件是把上世纪胡适、梁启超等先生列举的“国学最低限度阅读书目”汇为一编,然后根据当前读者的需要,提出一份新的“最低限度阅读书目”。这些建议,不知是否有当。

第三个希望是多刊登书评、文评。国际上著名报刊,多以评论著称。学术上有影响的作品,一定会有不少评论,对读者非常有益。评论决不是只说好话。以前我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了一本小书,写书评对我指摘最严厉的,是我在美国最熟的朋友。我们这里,由于大家了解的原因,评论在学术界总是没有得到理想的发展。有些书评,全篇只讲好话(例如“填补空白”),末尾略说不足,已经成为模式。《中华读书报》对重要的国学方面论著组织实事求是的评论,将对学术进步有很大裨益。

最后还希望多报道国学方面的活动。《光明日报》国学版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编有《年度国学》,2007年印的一本我翻阅一遍,发现有很多学术活动是我不知道的。像我这样工作忙碌又年纪不轻的人,又不能常去浏览网络,还是依靠报纸多供给我们一些讯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