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的经典,指的是书的内容。精装书相比平装书,其寿命总该长久些,那精美的硬封里包裹的就不该是翻过即扔的“文化快餐”,
朴素的高贵,指的是书的装帧。其风格应该是简洁内敛的,做工应该是精美细密的,手感应该是实在温暖的;她不能太轻,会显得不够沉着,也不能太沉,但要有些“压手”。总之,要能够展现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一种绝不张扬的高贵。
我心里很明白,这种要求,要达到似乎很难。在书海里,我寻寻觅觅,很少找到这种理想的小精装。
去年,一位沪上老友赠我一本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3月版,小32开,纸面精装,封面设计很干净,一上手,我就很喜欢。陈先生是我尊敬的同行前辈,他的这本小书早就读过,很喜欢他书卷气十足的、体贴的文字。
后来我知道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是一套这样的小精装,有多位学者文人加盟,多随笔杂记,短章结集,供文化人赏读的。于是就注意搜集,慢慢地也攒了好几本。可时间长了,却渐渐生出些不足之意:当代学人的随笔,固然精义叠出,但也有篇章似乎经不起时间的打磨,与经典相比,成色总觉欠缺几分。另外,纸面精装,有些不耐脏,不耐磨,总不如布面精装吧。
今年春节假期后第一天上班,一进办公室,便见到桌上置一大包裹,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套16册的小精装书,当真喜出望外。这是三联书店新出版的《中学图书馆文库》第一辑。老友知道我喜欢小精装,便在新年赠我一个大惊喜。
这套书是为中学生准备的,名家荟萃,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夏?尊、叶圣陶的《文心》,吕叔湘的《语文常谈》,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等等,都是有关中国文史艺术的真正经典。
硬封,布面,圆脊,标准32开。16册书的封面用色各异,但色调搭配和谐雅致。内文的版式很讲究,字体字号很平常,更没有花哨的装饰,但疏朗清新,有着良好的空间感。外裹书腰,内夹书签,用纸很平常,但橘黄色铺底,印上全套丛书的书目,不俗!
整个一上午,我都在赏玩这套书。三联毕竟是三联啊,读书人的精神家园里,才有这样的出品。这应该符合我“好读的经典,朴素的高贵”的小精装理想了。
赏玩良久,我又下意识地鸡蛋里挑起了骨头:精装书是应该能够不借助外力地、自然熨帖地平摊在桌上的,这套书似乎做不到。这大概是因为正文纸用的是轻型纸,虽然厚且有质感,却轻,压不住封面;精装书握在手里应该厚实压手的,这书除了纸轻之外,封面的板材似乎也稍薄,再厚两毫米呢?另外,如果书里夹一条素色的丝带,就更好了。天哪,当这些念头浮现在头脑之中,我对自己的苛刻都有些不满了。
上周,去朋友家拜年,他沙发上的一册小精装吸引了我的眼球。这是一本中英文对照的《论语》,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布面圆脊,32开的精装。封面很简洁,中文书名“论语”是黑色大字,英文书名则烫金,庄重中透出内敛的高贵。
书腰上有一行字:“一册在手,意味着你同时拥有了三种经典。”细翻之后,才明白此言不虚啊。第一种经典是《论语》本身,中华书局是古籍整理的大本营,拿出来的文本自然最为权威和准确。第二种经典是杨伯峻先生的白话文译本;这个译本通行了半个世纪,是众多译本中的公认经典。第三种经典是刘殿爵先生的英文译本,这个译本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崇高声誉,已成为公认的权威,列入“企鹅经典”。看来,这书的含金量真是够高的。
翻开书,页面左边是《论语》的原文和白话译文,右边是英译,一一对应。版面舒朗清丽,天眉和序号居然令人毫不察觉地换成褐色,使得整个版面庄重而又有变化,可见设计者的匠心。正文纸张用的是米黄色的胶版纸,挺括而又柔和。展开来,页面可以放心地平摊开;合起来,页面又紧密地贴在一起,好像书芯有磁性一般;握在手里,沉沉地压手。最后,封底上的一行字又给了我最后的惊喜:“定价:36元”。
走出朋友家门的时候,我手里紧紧握着这书,全然不顾朋友的抱怨。因为我找到了我理想中的小精装。此刻,一个成语可以解释我的心情: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