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家刘先平就独自跋涉在山野,曾多次穿越横断山脉,数次横穿中国,五上青藏高原。从1978年推出第一本作品《云海探奇》开始,他就站在大自然的立场批判人类对大自然肆意地改造和破坏,呼唤生态道德,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保护人类生存的根本。其后几十年,刘先平以几十部作品贯彻自己的理念,被誉为“中国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作家张之路语)。但是,如何给“大自然文学”在整个文学系统中定义和归类,仍是学术界和文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如何评价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和审美价值,确是学术界和文学界广为议论的题目。”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中宣部原副部长翟泰丰表示。
“如果人类异化之后走向大自然的反面,就会受自然的惩罚。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中国有没有成熟的生态文学?”评论家雷达认为,中国不是没有生态文学,但有的是片段的,有的是社会主题加入了生态的思考,比如《狼图腾》,里边有关于草原沙化的内容;比如《怀念狼》也写到狼的灭绝,但都不成阵势。“我们还没有形成真正成熟的生态文学,中国人的生态意识、生态道德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而刘先平的系列著作可谓是中国生态文学的先驱。”同时,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为世界文学体系奉献了新的文学题材――儿童生态文学。雷达说,“值得注意的是,刘先平的创作是交叉多元的,他的作品和世界上的生态文学文本还不一样,是专门写给儿童看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提出,“大自然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其跨文化对话、跨代际沟通、跨文本写作的文本特征亦值得关注。
“刘先平大自然文学创作30年暨‘大自然在召唤’作品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和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刘先平30年来的经典作品和新作已结集为“大自然在召唤”丛书,新近由时代出版传媒旗下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丛书中作品曾获8项国家级图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