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戈铁马》是集中描写战国时代几次大型战争的铁血交响曲,其力度深度广度均令人震撼深深。最令人心旌摇动的,是作品所刻画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历史小说的艺术形象,是基于真实史料所记载的真实人物而再创作的,无论作者有多少虚构,都很难逃脱历史已经设定在世人心目中的“这一个”。而“这一个”是否能够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并对当代人产生启迪,便成为一个弹性极大,也最具挑战性的命题。这种弹性,便是历史留给作家的创作空间。当作家以严肃的创作态度赋予(或者说复原)其有价值的内涵时,已经被史料“风干”的人物,便会成为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否则,便会流于浅薄轻佻的戏说,其审美价值也荡然无存。
在历史小说中,以战争为核心事件塑造人物,是创作中的一大难点。其所以难,在于因为时空距离的遥远,古代战争的感性知识已经无法再生,留给作家的,只是杂陈于各种史料的零星记载;而小说却必须以鲜明生动真实丰满的再现为艺术生命,能让艺术形象“站”得起来。这种难度,与年代的久远程度成正比,愈久远便愈困难。《金戈铁马》所描写的战国时代距今已经两千余年,它不但正面而翔实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战国中期的连绵大战,而且塑造了一系列饱满生动的艺术形象:白起、乐毅、田单、廉颇、赵奢等千古名将,魏冉、范雎、蔺相如等千古名相,鲁仲连、苏代、孟尝君、春申君、甘茂等纵横策士,更有驾驭着这些将相策士的君王――赵武灵王、宣太后、秦昭王、燕昭王等明君英主。当然,与这些正面形象相对应的,还有一系列败军之将与亡国君臣:赵括、触子、达子、骑劫、淖齿、齐?王,等等。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艺术群像中,宣太后与赵武灵王这两个艺术形象堪称历史绝唱。
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秉政达二十年之久的女政治家,其才能与功勋,远远大于后来任何一个秉政太后。但是,她却被正统史家回避,被民间通俗演义抹煞遗忘,一旦提及,也只津津乐道于她那段著名的以性事比喻邦交的泼辣言论。《金戈铁马》却以独到的历史眼光,正面发掘了这个战国女政治家,并给了浓墨重彩的描绘,使其成为中国太后政治家长廊中一座卓异的丰碑。进入治国理政时期,她任贤用能不拘一格:超拔白起领军,内举其弟魏冉为相,起用元老樗里疾襄助,开创了文臣武将和衷共济的勃勃局面。宣太后秉政期间,秦国的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成为秦国实力最为鼎盛的高峰时期,奠定了秦国与新崛起的赵国实力对抗的强大基础。《金戈铁马》所描写的宣太后,发掘出已经被历史烟尘湮灭的灿烂一页,使我们看到了站在秦国高峰山麓下的一个奇伟的女政治家!
如果说宣太后是位奇女子,那么赵武灵王就是一位大丈夫、大英雄。赵武灵王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因了胡服骑射,他也是当代人相对熟悉且议论较多的唯一一位战国君主。此人一生极具传奇性,用一部长篇小说专写赵武灵王亦不为过。
赵武灵王的成功塑造,首先得力于作者对战国精神与各国风习的准确把握。小说通过追溯赵族的军旅传统,营造了极具鲜明特色的“赵风”――果敢豪强,崇尚武力,内事外事最终必以武力形式决之。如此赵风,既为胡服骑射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又为赵武灵王的性格悲剧埋下了伏笔。其次是对史料的传奇性扩展,以赵武灵王与吴娃的爱情、沙丘宫变的最后时刻最为引人。第三是赵武灵王的性格,至情至性,侠骨柔肠,爱国爱妻爱子,光明磊落,豪迈神勇。这种性格魅力不期然便转化成了巨大的政治亲和力,至今让我们深长思之。
如果说《金戈铁马》是一片广袤苍茫的铁血天宇,宣太后和赵武灵王便是其中最眩目的两颗巨星。他们悲剧性地陨落了,但其璀璨夺目的光芒将永远闪烁在历史的星空,其铿锵激越的回响,将永远回旋在我们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