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跨文化对话》10岁了

2009-04-2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谭军武 我有话说

拿到《跨文化对话・24辑》,看到封面天头上醒目的“《跨文化对话》创刊十周年纪念专号”的标示时,惊觉这本没有体制支撑的学术集刊已走过了十年。细揣主旨各异的那些篇什,我们毋宁把此辑《跨文化对话》命名为“思想与学术反思专号”。

王元化先生于《跨文化对话》有提携奖掖之功,本辑他与林毓生先生

的长篇思想对话,展现了真诚平等对话的“原生态”景象。我们知道,王、林二位先生都曾深痛地反思过“五四”,虽精神批判的立场多出一路,但在具体的理论运思上却不尽相同,所得结论也大有出入,但这不妨碍两颗心灵间的思想对话。他们谈黑格尔、马克思、韦伯、毛泽东,谈鲁迅、罗曼・罗兰,谈钱锺书、陈寅恪,也谈易中天、余秋雨、钱文忠,谈历史、社会、现实、未来,看似庞杂无端,实则思有所归。守望历史与现实、拷问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是他们反思的焦点。他们切问历史,心忧现实,胸怀未来,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即使是在对当下某些文化现象的评判中,也始终把“求真”的标准放在知识分子品格的第一位。虽为随性之谈,然运思之精微,执论之深刻,用情之真率,实为心气相契的精神交流。有此一篇对话,本辑《跨文化对话》的思想厚度与精神力度,自不待言。而童世俊教授的文章,不妨看成是对前辈学人“反思”的反思。他对王元化先生与冯契先生反思理路的概括,是为知人知理的确论。胡晓明教授和钱林森教授的纪念文字,也都在同情的理解中,为我们还原了王先生丰富生命的多个侧面,读来令人感动。

如果说王元化先生的反思集中在对知识分子精神自我的本体性质问的话,本辑《跨文化对话》刊发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圆桌对话,则是在专业视域里对学科的一种理论反思。这些文章,冷静客观而又从容自信,不是滥发“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豪言壮语,而是力图从学科方法论、学术范式、研究理念诸层面,探讨更新比较文学研究理论话语形态的途径,其中不乏尖锐独到的学术主张,如严绍?先生提出的“平行研究是个伪命题”、钱林森先生提出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哲学化思考”、周宁先生提出的“比较文学的间性研究”等,均充满了创见和反思精神。

此外,辑在“纪念《跨文化对话》十周年”栏目下的一组文章,或是探讨跨文化对话中普世价值生成,或是思考跨文化对话的中国路径,或是径直反思“跨文化对话”作为一种理论与态度的可能性,或是关注跨文化对话中的他者视域,于中都有一份真切的现实关怀,体现了《跨文化对话》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取向。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如果可以把“审问”和“慎思”看成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那“明辨”则是一个开放对话的过程,“笃行”则是将思想的力量付诸现实,寻求价值的过程。《跨文化对话》的品格,正在于其并不囿于封闭的书斋“逍遥”,而是向时代、社会、历史和主体心灵不断敞开,在对话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作为一个独特的文本,《跨文化对话》的魅力也恰在于此。

《跨文化对话(24辑)》,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2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