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华大学藏清代缙绅录的特点与价值

2009-05-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阚红柳 我有话说
清代缙绅录,是载录全国范围职官名录的专书。据宋洪迈《容斋三笔》、清徐珂《清稗类钞》等文献记载,其源于南宋之《班朝录》,到明朝已颇流行,至清代则广为刊刻,数量甚多。

清代缙绅录是一部规模宏大、内容具体而翔实的清代职官志,是研究清代历史极为珍贵而重要的资料。目前,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整

理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缙绅录,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即将由河南大象出版社影印出版,必将为学界研究缙绅录以及清代历史提供更翔实的资料。

清代缙绅录,有官刻与坊刻之分。吏部刊刻的官刻本,正式名称为《爵秩全览》,亦有称《爵秩新本》者。由于吏部铨选文官,因此《爵秩全览》只开列文职官员,顺序上先京官后外官,开列内容包括官员品级职衔、姓名籍贯、除授日期和科甲出身等。民间书坊刊刻多为袖珍本,各家书堂封面题签不一,有《满汉爵秩新本》、《满汉缙绅新本》、《大清仕籍全编》、《爵秩全函》、《大清?绅全书》等多种名称。武职官员名册称为《中枢备览》。“中枢”是兵部的别称,因武职官员由兵部铨选,故名。坊刻本往往将文职官员名册与武职官员名册合成一函,并在全书第一册封面上注明“某某书坊校准四季大小文武?绅”的字样,封面仍然分题“大清缙绅全书”与“大清中枢备览”。就数量而言,清代坊刻本缙绅录远比官刻为多。

缙绅录的刊行,是为了及时反映官员的任职变化,以便人们掌握官员的动态信息并方便联络,而官员的任职经常变化,因此缙绅录必须不断重修,以保证其时效性。大体缙绅录每年按四季编排,连续出版。这就意味着每隔三个月,官员任职的变化就会反映在缙绅录上,以满足人们结交、办事、谋缺等需求。除了这些具体的任职变动之外,其他与之相关的信息如官员薪俸、州县地方基本情况、新增官职、税目等也会反映在缙绅录上。笔者所见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乾隆十三年、二十五年与二十七年缙绅录均在凡例中注明因时增加的内容。十三年本“新增各府州县冲繁疲难要缺,程途、土产、原编户里、水陆驿递,全载以备查阅”;二十五年本新增内容更多,包括新补刊杂税及征谷数目、外省各官养廉银数、领运漕粮各官姓名、在京颁凭赴任限期、在籍候选在外推升赴任限期、各省来京路程、各府直隶州东西南北四界等等。时效性强意味着每一季刊行的缙绅录使用寿命非常有限,季节变换之后,旧的就失去了现实使用价值,被废弃掉。因此,缙绅录的刊刻数量虽大,但有规模的系列保存并不多见。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缙绅录在国内外藏书单位中最为齐全,含章蕴秀,价值亦高,年代最早的为雍正四年刊行的《爵秩新本》,最晚的为宣统四年春的《职官录》,涵盖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八朝,达三百余种。从而,为系统研究清代缙绅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准确性强是清代缙绅录的又一特点。缙绅录依据《大清会典》、吏部或兵部档册、各省奏销部册及邸抄编写,以确保内容准确无误。按季编排,不断更新也是为了保证内容与职官之实际任职相符。另外,编者亦小心谨慎地有意避开某些不易查核的内容,以免失误。如乾隆十三年刊印之《缙绅新书》,以内务府官爵俱由内府总管大人题补,通过邸报无从查找为由,故不录;以各史馆非久远常设衙门,会典不开列,故不赘录;又以钦天监天文生,会典官制不载,故不混列。八旗官爵繁盛,又多同名者,不易分别,因此编者“请各旗有爵位者早赐名号旗分”,待收录齐全之后,“以遵补刻”,足见其慎重程度。可以说,权威的官方信息渠道、及时更新的原则以及编者谨慎认真的态度确保了缙绅录内容的准确性。

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是为了提高缙绅录的实用性。刊印缙绅录,得到清朝政府的认定和许可,有堂而皇之的理由,这一点,在叶一栋的序言中,有深刻揭示。所谓“圣人御宇,万国咸宁,如天之无不覆帱也,如日月之无不照临也。上公上相,参列乎三台;庶司百府,分陈于九野。上以示薇垣建极之模,下以协风雨从星之愿”。无疑,缙绅录详细开载中央、府院、六部衙门在京、在外七品以上大小官员官职、姓名、原籍等信息是王朝统治稳固、社会安定祥和的具体表现。而且,明确等级、尊卑关系,显然也符合封建王朝以礼义治邦的需要。如叶所言,“方今圣天子明四目,达四聪,?德允元而难壬人。凡登是书者莫不战兢惕厉,以仰体九重,钦崇治道,矜慎名器之思,其或不恭,则降谪之命甫下,梓人操寸,刀削其籍,如去垩焉。故其义尤莫近于《春秋》。”可见,编制缙绅录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警示和劝勉群臣的作用。

显示国威,申明礼义,鼓励并惩戒群臣,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并不是缙绅录广为流行的主要原因。购买缙绅录的人之所以络绎不绝,看重的是其在官场上的实用价值。缙绅录开载的详细的在职官员信息为办理事务、谋求官职、寻找关系等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书在手,如同获得一部实用的官场指南。

此外,缙绅录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定的激励后人的作用。清末朱彭寿在《安乐康平室随笔》中对此有专门论述,他在书铺中搜罗到乾隆十八年、嘉庆七年和道光六年的缙绅录,皆百年以外之物,卷帙完整,纸墨如新。但朱之所以喜不自胜,并不完全为版本价值,更令他欣喜不已的是缙绅录载录了其祖先的任职情况,“每一展阅,得瞻睹先人姓氏,欣幸殊深,食德诵芬,益资自励”。祖先于缙绅录上有名,令朱彭寿倍感荣耀,又意识到加强自身修养,自强自励的必要性。这是缙绅录对官宦世家子弟所产生的另一实用价值。

除上述实用价值外,清代缙绅录的史料价值和意义亦受到学界重视。朱彭寿认为,缙绅录虽如“明日黄花”,很容易被取代,但几十年或数百年后,“旧时人物,凋谢无遗,后之人浏览遗编,每足为?文考献之助。故得之者辄加以题识考证,往往视如古籍,什袭珍藏焉”。缙绅录主要记录在职官员的姓名和基本情况,从而为历史人物的研究提供史料线索。并且,内容广泛的缙绅录还载录了其他一些有益于史学研究的重要信息。如郑振铎所见乾隆四十三年的《?绅全函》,记录了每县地丁银数、杂税银数、仓谷石数和办公银数,有裨于清代经济史研究。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所见乾隆四十年的缙绅录,首刊各行省地图,采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画法,与现代相同,对研究疆域史、地图学史亦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借助缙绅录还可透视有清一代书坊的变迁以及刊刻业的发展状况。

《清代缙绅录集成》(95册),冯立?主编,大象出版社2009年6月即将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