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北京朝阳区的798艺术工厂,我读到了一群青年艺术家的“个体叙事”。在展区的醒目位置,一个裸体男子若有所思地蹲在一棵苹果树下,在他周围的地上,散落着熟透的苹果。我就站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凝视着他,也被他凝视。在这个名为“个体叙事”的展览中,这种随处可见的艺术张力常常将我撕扯得难于呼吸
加拿大学者许美德也为我们反观中国教育研究打磨了一面思想多棱镜――《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在这面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助力推出的多棱镜中,11位中国教育名家相继登场,在娓娓道来的个人经历中,一副中国近代史画卷如《清明上河图》般,被徐徐打开,激发出许多共情的想像。与此同时,许美德刻意挑选的11位中国教育名家又共同建构了一个具有纵深感的历史阶序,从生于1910年代的王承绪到生于1940年代且活跃至今的叶澜,11位学术人的生活史成就了百年中国教育史的缩影,11位学者的学术路径成就了百年中国社会发展史的镜像。
许美德对于11位教育学者思想肖像的下笔捉刀源于她自身对叙事研究方法、儒家思想传统与中国教育、文明的共生与冲突等方面的理解。作为一位“中国通”,数十年的跨文化修练,使得她获得了自己对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独到的解释路径,正如她在书中所言,“从上述儒家思想的分析中获得以下两点共识:首先是‘关系性’,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确实得去研究这个人的各项关系;其次是‘(内外)一致性’,要想体会一个人在各个阶段的人生意义,必须能够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然而,如同数百年来对神秘的东方充满热情与好奇的西方学者一样,许氏的解释或多或少仍带有他者的色彩。即便她从博士阶段便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即便她曾在华人社会主持一所大学长达五年之久,但这并不能使她西式的思维与视角彻底融入中国的本土世界。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她的研究可以称得上是某种风格的叙事方法范本,却很难称得上是解释中国的经典。
首先,作者极力强调“本书的特色在于:透过教育家们的肖像,感受这些知名教育家的生活经历与理想追求,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于他们的影响。”进而去探讨现代大学形成过程中,中西文化知识的冲突。然而这里的问题是,立于当下回望百年中国,我们不能否定对儒学传统探讨的意义,但我们更需要清理学术传统断裂与延续的碎片,找寻西学话语统治下的中国本土教育研究的出路。11位知名教育家都不同程度地见证了西学对于儒学的鲸吞蚕食,而作者似乎并没有给予这种“知识殖民化”现象更多的解释与分析,如此是否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其次,从叙事方法的角度来看,是从叙事之事中生发议论与结论,还是以某一框架去“比对”、“甄别”研究对象的经历,这仍是一个历经争论却悬而未决的问题。从《思想肖像》来看,作者的刻画多少带有后者的色彩,这也许是她本人学术背景、思维视角作用的结果,也许是为成文便利而刻意为之的技术性处理,但如此描绘的中国教育名家群像则更像一座浮雕,为了突显某一部分而刨除了他们生活的其余部分,而事实往往是某些被凿除的“碎片”更具解释力。
正如作者自己所强调的,“11位知名教育家的人生故事或许恰好可以理解为‘儒家之道’变成了‘肉身’。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的生活就是活生生的儒学著作――这些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人性,对于社会与国家的贡献亦堪称是多姿多彩。在这个社会与国家生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扎根于那一块叫做‘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也许,在许美德绘就的她理解中的思想群像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儒家文化与中国教育;也许,在凝望于斯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去继续追寻一副自我眼中的思想群像。毕竟,对视才是文明交融的开端。
《思想肖像:中国知名教育家的故事》,许美德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