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剧变时代的价值守护

2009-07-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国功 我有话说
《奋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同名电视剧热潮持久性的推波助澜中,这部描写80后都市青年直面当代生活、事业、爱情,展示其新鲜生活状态的作品,在图书市场迅速赢得良好的业绩,半年内总印数达到20多万套。在新华书店的排行榜上,《奋斗》在今年的前三月都排在前五位。这在小说文本越来越沦陷于网络写作、游戏化倾向明显的
今天,近乎一个奇迹。与此同时,社会上掀起了“奋斗”现象:《奋斗》被誉为“80后的圣经”,电视剧中的众多经典台词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奋斗”这个普通,甚至异常生硬的词语,迅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流行语。与上世纪现代化进程中父辈们习惯于用复数“我们”来号召“为……而奋斗”所带来的振奋人心而有些粗糙的感觉不同,在今天这个商业主义的温情语境中,“奋斗”裹挟着一种落落大方的价值展示,一种真实得贴心贴肉的心灵触动。

奋斗何为?《奋斗》何为?从一个出版者的角度,我们感觉到,在图书畅销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体现了当代文化产品深层的价值逻辑。那就是:看似潮来潮涌的畅销书,其守护与折射的,其实是大众心中永远的核心价值。

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以策划“布老虎丛书”而名动出版界的资深编辑安波舜先生在阐释该丛书所寄寓的古典浪漫主义理想时说,在70后、80后作品越来越走向粗鄙化,“下半身写作”泛滥成灾,“布老虎”丛书强调与时俱进;大众都觉得古典浪漫主义的作品已经过时,但他坚定不移地认为,古典浪漫主义始终有其市场。

人心难测,但细想与人类精神追求相关的关键词又是多么的有限:理想、快乐、幸福、浪漫、成功、梦想、价值、爱情、友谊……,而承载、推动这些人文理念的形式却永远呈现出繁花似锦、无穷无尽的面貌。一个敏感的出版者,就是要在不断的时代变化中,以新颖的形式重新阐释、开掘那些人性深处永远打动人心、历久弥新的精神内核,即所谓阐旧开新。在文化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文化产品的类型化、模式化总为人所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抛却那些人类基本的精神价值而“别开生面”,只能是被大众所抛弃。所有的畅销书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类型读物,都是可以复制的文化工业产品,《奋斗》的畅销同样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就像流行的《士兵突击》所倡导的“不抛弃,不放弃”土得掉渣一样,《奋斗》所阐述的价值观也是如此简单明了:只要奋斗,就能成功。乐观主义精神的道理,平淡无奇的“中心思想”,却是这本畅销书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对这些核心价值的呵护、坚守与开掘,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深藏着孵化当代文化产品的精神原点。

《奋斗》的主要读者是70后、80后一代。在今天,年轻一代,尤其是80后一代,在沟壑纵横的代际视野中,被普遍塑造成负面群体形象:叛逆、自我、冷漠、张扬、缺少责任感、无历史感、思想浅薄、堕落……许多负面词语都被用来修饰这个轮廓至今仍模糊不清的群体。有时,我们甚至顺理成章、理直气壮得感觉不到其中的一点点偏见、盲点与误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人说,四川地震状态下的80后感动了中国,也重新修正了人们对这一代人的偏见。他们在废墟下仍大声笑“我现在活着,我很高兴”,用自己的奶水喂养婴儿,背着病人转移导致自己流产,用自己的躯体保护孩子们,尤其是大批在抗震救灾中艰辛付出的子弟兵,甚至还有组织救灾团前往灾区的韩寒……这些80后“一夜长大”,重新诠释了与他们仿佛遥不可及的“社会责任感”。细加反思,是我们误解了这个喧哗的时代,是我们过于相信我们有些僵化了的感觉。作为一个出版人,在出版实践中有没有这种不可原谅的错误?有。当相对拥有文化话语权的我们普遍认为80后沉迷于奇幻小说、戏说历史、网络游戏等后现代生存方式时,我们忽视了一点:这一代人的内心深处,同样期待人类的基本价值以安身立命――80后同样认同奋斗精神,同样认同“不抛弃,不放弃”这样老套的常识!在被碎片化的文化产品包围的后现代语境中,80后同样在坚定地守护着一些基本的东西。即使“头发乱了”,但他们同样需要新的“青春之歌”(《中华文学选刊》主编王干认为《奋斗》是“新一代大学生的青春之歌”);即使是放纵着前所未有的个性化生存,但他们同样有一代人的“主旋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