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编辑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方式,并由此去策划选题、编辑加工等等。这种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方式,有时可能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编辑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识思维定势,虚心学习,大胆创新,从而积极冲破思维定势。
一、全面认识思维定
势
1.什么是思维定势?
数学家华罗庚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我们去摸一个袋子,第一次,我们从中摸出一个红玻璃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们还是摸出了红玻璃球,于是,我们会想,这个袋子里装的是红玻璃球,可是,当我们继续摸到第六次时,摸出了一个白玻璃球,那么我们会认为,这个袋子里装的是一些玻璃球罢了。可是,当我们继续摸,我们又摸出了一个小木球,我们又会想,这里面装的是一些球。可是,如果我们再继续摸下去……
这个故事,形象地解释了什么是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它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在感性认识阶段也称作“刻板印象”)。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头脑每时每刻会遭遇潮涌般的信息,头脑在处理这些信息时,并不需要在面对每一条信息时都坐下来想一想“我该如何处理”,而是像一台装着运行程序的电脑那样,能够“自动应答”。所谓“自动应答”,就是头脑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作出决策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必另辟新径;这种熟悉的方向和路途就是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惯常定势。这种惯常定势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存于人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它具有形式化的结构。也就是说,它是空洞无物的模型,只有当思考的对象填充进来以后,才会显示其存在。但这种“空洞无物”的认知模型却具有强大的惯性。一旦一个人的某种认知模式建立后,便会“不假思考”地支配人们的思维过程、态度乃至实践行为,具很强的稳固性和顽固性。可见这种惯常定势直接影响着、制约着认识主体接收与加工处理信息的感知过程和思维过程,从而影响着和制约着主体与客体相关联着的具体状况、具体定势、影响着和制约着主体观念掌握世界的现实范围与程度。
编辑由于受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在编辑活动的各个环节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即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定的思维定势。编辑的思维定势一旦形成,便会长期发生作用,直到进一步的经验修正。
资深编辑在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形成了很多惯用的、固定的思维方式;而刚刚入行的新编辑,通过各种阅读以及前辈的教诲,也在头脑中积累了很多关于编辑出版方面的信息,对编辑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经验及认识会左右我们的思维定势。
2.思维定势的作用。
思维的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是人的一种特别本能和内驱力的表现。思维定势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的作用,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为积极的作用相对较大,所以人们常常忽略或者意识不到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定势思维对于问题解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定势思维的作用是:根据面临的问题联想起已经解决的类似的问题,将新问题的特征与旧问题的特征进行比较,抓住新旧问题的共同特征,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问题情境建立联系,利用处理过类似的旧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问题,或把新问题转化成一个已解决的熟悉的问题,从而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思维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顺利地解决某些问题。
同时,思维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当我们面临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现象时,思维定势就有可能变成表现出消极的思维方式,当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定势往往会使我们步入误区。
思维定势可让编辑在编校工作中较快地完成视觉、知觉、思维的心理过程,但也容易使编辑的心理活动僵化,对编校工作形成干扰。从事编辑工作的每个人,都不是一张白纸,都存在着自己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方式,并不完全都是对的。我们再回到华罗庚讲的那个故事,每次关于袋子里的球的判断,并不是正确的。在这种错误的认识方式被纠正之前,我们一直在错误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编辑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存在的错误的思维方式一直并未被指出并纠正,我们可能一直沿着错误的思维方式思考处理问题。
编辑这职业要求编辑应是位杂家,可由于个体的专业、性格及个人喜好等的不同,使得编辑的“杂”受到限制,这时候,在处理稿件时,思维定势便发挥作用――消极作用。且看我的一个错误:
原因:对时政缺乏热情。
事件:市长郑松岩(正)――市长郑岩松(误)
其实,整个事件很简单,我对谁是市长不了解,可如果有去查阅便可知晓,可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认为作者一定对这类问题很谨慎,再加受“白岩松”的影响,于是错误就此产生。
二、破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提高编辑素养
1.冲破重社科轻自然的思维定势。
我国大多数出版社过去以出版社科人文类图书为强项,大多数编辑重人文轻实用,重社科轻自然。
最新的图书市场调查发现,大众阅读心理正走向实用性、多样化,传统的社科图书市场萧条,人们追求读书实用的功利色彩大大加强,更多的人把读书当做一种“工具”。一些过去以销社科类图书为主的民营批发店在社科类图书单本销售量锐减的情况下,纷纷转向销其他类图书。
传统的编辑思维和知识结构,使出版社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在市场面前有心无力,编辑知识结构的局限性造成选题的盲区,或选题的陈旧和老化。而一旦涉足未知的新领域,在选题的把握上显得信心不足。
因此,在出版市场走向多样化、全方位的今天,要解决图书编辑面临的选题窘境,编辑改变重社科轻自然的思维定势,已成必须。
2.冲破传统的选题策划思维定势。
在出版行业走向市场化的今天,有创新的选题策划已经成为出版社决胜的关键。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使选题策划的思维更开阔,更深刻,更灵活,更敏捷。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试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
丁肇中的科学体会对编辑的选题策划思维形成一种启示。自身出版社的是否已经将本社的选题策划划定框框?是否这些框框就无法逾越?选题策划的过程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新的选题策划途径?突破传统的选题策划思维定势,有利于我们充分应用创造性思维,独辟蹊径地来考虑选题。所谓选题创新,就是能在进取意识支配下,创造性地提出问题,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展开合理的想象,寻找新颖的视角,开掘独特的“题眼”,为追求真善美而敢创前人未曾提出过的、具有双效益的精品选题。
3.冲破编辑定势,创新编辑元素。
中华民族的语言,本来是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但由于很多编辑都陷入了编辑定势。报纸上屡见不鲜的“×××成就卓著”、“×××蓬勃兴起”、“×××效益显著”之类的标题,就是编辑定势的佐证。
编辑熟门熟路地应用一些编辑元素,安于习惯,安于惰性,安于轻车熟路。轻车熟路,最保险,但是一人走过,人人就跟着走,愈走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这样下去,我们的出版工作,很容易陷入复制的泥潭,不能自拔。
因此,编辑必须破除思维定势,不盲从,不迷信,从标题拟定、文字处理等方面创新编辑元素。
4.破除刻板印象,减少文字差错。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一种认识活动,它以视觉和知觉知识为基础。由于多次运用同样的思维方式而形成的,它使编辑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偏见心理现象,让编辑在校对过程中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如把“安西”错成“西安”,实际上甘肃省有一个县叫“安西”;将“山清水秀”错成“山青水秀”,以为“山”是“青”的、“水”才是“清”的;将“绛紫色”错成“酱紫色”,以为说颜色就该用“酱”字;将“白云生处有人家”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以为“人家”就该在离白云很远的地方;以及将“眯了眼”错成“迷了眼”,将“赃款”错成“脏款”,等等。
现代出版物上,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相当严重。据《咬文嚼字》编辑部对382种出版物中的差错的统计分析:用字错误占31%,词语错误占15%,语法错误占19%,标点符号错误占23%,上述四类错误共占88%。出版物里的这类错误危害很大,不但妨碍了文化信息的正确传播,而且会污染语言环境,影响祖国语言的纯洁。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出版社急功近利、未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使得编辑一直存在错误的刻板印象有很大关系。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一般书稿编辑每年审稿量不过几十万字,编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一部较重要的书稿审阅两三遍,大部头的书稿甚至要审读几年。而现在每个编辑年审读几百万字已是很平常的事,有的甚至年审读上千万字。不仅如此,每年如此之多的审稿量并非均匀地分摊到编辑的每一个工作日里。出于商业经营时机的考虑,出版社为了在全国及行业等订货会上集中投放,或为完成某些特定任务而赶制图书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在这种工作压力之下,编辑们无法做到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了,在审稿过程中,对文字有一点怀疑时,也未及时查证。一些出版单位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速度,无节制地缩减审校过程,甚至将三审三校合一,把编审程序简化到了审读规律不能容忍的程度。这就使得编辑的错误的刻板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一直存在于编辑工作中。
为破除编辑的刻板印象,必须保证书稿三审制度。这是保证审读质量的“最低”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的审读“盲区”是不一样的。一部书稿由不同的人来审,能起到克服审读盲区、相互弥补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避免错漏的发生。
要破除编辑的错误的刻板印象,必须建立严密的校对工作制度,坚持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制度,坚持集体交叉校对与责任校对相结合制度;坚持校对质疑与编辑排疑相结合的制度。
我们的一套教育丛刊就曾出现这样的现象:因刻板印象,在封面上少了丛刊名时,美编、责编、主编竟都浑然不觉,最后是由读者发现指出。
编辑工作,是一项有创造力的工作。编辑必须不断减少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提高编辑素养,才能为社会贡献优秀的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