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杨晓敏的这些文章来自
猛一看,杨晓敏的文章带有很浓烈的工作气息,但仔细阅读,尤其将他历年来的作品联缀起来阅读,隐隐可以找到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这根红线就是以读者为主体的主导思想。从他一开始接手刊物,就将刊物的定位为“读者知音”,现在又将书名定位“平民艺术”。或许是办刊的原因,或许小小说这种文体的原因,读者应该是上帝。小小说被比喻为快餐也好,方便面也好,但是最后是要有顾客的,小说是要有读者的。小小说一方面是一个传统的文体,另一方面也是浓缩了很多先锋派的形式,符号化、象征化、荒诞主义在小小说里往往有简洁的表现。
我一直认为,伟大的经典的作品是必须经过读者发酵的。不经过读者发酵很难成为伟大的作品。当然有人会问我,凡是经过读者发酵的作品都伟大吗?如果经过一代代读者的发酵,不成经典也难。当前的小说形势不容乐观,文学的边缘化转变为圈子化,以前还是各个圈子相互玩,现在萎缩的只剩下一个圈子,文学的读者在减少,而小小说在短信、手机小说等新媒体的干扰下依然保持着活力,说明小小说有着明确的读者意识和危机感。
杨晓敏始终保持着这种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在小说创作中,最大的成功在于抓住读者,抓不住读者,其他什么也谈不上。他说,“当代文坛之所以显得单调和窘迫,很大程度上,我们文学的主流话语权把基调定在了精英化的一根弦上,而一根琴弦又如何能走向气势如虹的交响乐章呢?”准确地讲,小小说不是作家的艺术,而是读者的艺术。罗兰巴特曾经说过随着新的媒体时代的来临,作者死了,这种理念可能在其他文体里面还很难实现,但在小小说和短信里实现了。短信和小小说流传很广,但很少有人记住短信的作者,小小说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应该说我们现在比任何一个时候都重视知识产权,但为什么短信这种高度商业化传播的文体,却几乎没有署名权,据说由枪手匿名运作。这说明,短信也好,小小说也好,其实是读者的艺术,是受众的艺术,很多名作家并不因为小小说出名,而是因为他的小小说因他的文名而被人记住。
以读者为主体的小说观,越来越清晰地体现为杨晓敏的一种执着的追求和文学的理想,通过对杨晓敏《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的研讨,我们或许对当下文坛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能够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把读者请回舞台的中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