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火车票找签名
“刘先生,我是专程从四川赶来的,我很崇拜您,能给我签个名吗?”在主宾省江苏馆“‘回顾三十年,展望三千年’――《坦言三十年》签售活动”的现场,一位中年读者手持一张K292次列车的火车票要求现场嘉宾、著名思想理论家、中国国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刘吉给自己买的书签名。这位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四川成都人,专程从成都坐火车过来参加这次书展。
书展上,像王先生这样“拿着火车票找签名”的现象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中国出版集团的展厅,一位专程从安徽赶来参加书展的老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展台前流连忘返。老人说自己是人文社的忠实读者,青少年时代就开始看《鲁迅全集》、《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典作品,他称自己只信赖人文社,还风趣地说:“人文社,就是文学出版界的‘老爷爷’。”
外地读者的增多是本届书展的一大亮点,记者在文艺出版馆的快递服务点了解到,这里每天都有近百人到这个服务点快递图书,他们都是来自江苏、山西、广东、安徽等地的读者。江苏金坛的彭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搞特殊教育工作的,平时很难在一般的地方买到特殊教育类的书籍,这次在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展区看到了这类书,他一下就买了300多元的书籍快递回去。他表示,有这样的机会以后肯定年年都会来。
外地读者增多的同时,上海书展也吸引了大量外地媒体的关注,记者在书展现场不时碰到香港等地的媒体同行。与此同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全国重大的媒体也纷纷派出记者全力报道上海书展;上海热线、新浪网更是把网络演播间搬到了书展的现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也对上海书展进行了多次报道。
签售太火竟“脱销”
“尽管我们早有准备,但读者的热情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中国出版集团的工作人员丁锋告诉记者。从书展开幕的第二天起,中国出版集团的签售活动每天都会有一两场卖到“脱销”,《蓝铃姑娘》、《解放战争》、《永不飘散的风情》等图书在签售活动一开始就被读者一抢而空。14日早上,在文艺出版馆活动区举办的“昆曲艺术表演家《墙头马上50年传承典藏》签售”的现场,记者同样目睹了火爆的签售场面,主办方准备的300本书不到一个小时就全部告罄,使一些读者最终未能如愿。
与往届书展相比,今年书展强调的“大家”概念正在逐渐的深化,并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在书展周末的两天,陈忠实、切丽・布莱尔、渡边淳一等名人大家应邀亮相书展都造成中心活动区场地大面积的拥挤,买书等待签名的长龙几乎围满了中心活动区两侧的楼梯。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今年书展各地出版社仍旧推出一批“大部头”的出版工程。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总编辑何承伟告诉记者,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有作为的出版人并没有乱了方寸,而是利用机会加紧文化工程的布局。本次书展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推出了《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和谐中国――中国56个民族的剪影》、《中外文明同时空》等文化大书;中国出版集团推出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典藏版)》(400种)等四部重大工程。作家出版集团也投入近千万资金推出了一部由百名知名作家的百部经典作品构成的皇皇工程《共和国60周年文库》。
各色活动注重“文化味”
扬州小调《茉莉花》、昆曲《牡丹亭》、苏州评弹《钗头风》以及现场雕版的印刷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江苏展团在让广大读者徜徉书海的同时,体验吴韵汉风的文化底蕴。
本届书展共有各类文化活动370多场,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选择。由葛兆光、王安忆、张曼娟等六名两岸著名作家学者参与的“经典3.0―两岸名家讲座系列”是本届书展文化活动的一个重头戏,6名作家学者每人向读者诠释一部中外经典名著,让普通读者与大家一起阅读经典名著;上海大学出版社举办的“季羡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世博文化解读”、“国学复兴与中华崛起”以及上海书店出版社举办的“浩然正气与智慧人生――傅佩荣《孟子的智慧》”等文化讲座也深受读者喜欢。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书展首日销售拔得头筹,他们在书展期间向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爱心书库”捐赠价值30万元的图书的活动更是受到读者的好评,把少年儿童的文化培养视为己任显示出了大社风范。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书展20余项以世博为主题的活动中,包括吴建中的“世博文化解读”、吴建民的“《我与世博有缘》新书发布会”、姚丽旋的“200年的飞翔――浮空器与世博会”等等都以世博文化为主旋律,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据了解,迎接2010年世博会作为本届书展的一个主题,备受各出版社和读者的关注。单是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东方出版中心就推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走进世博会――世博知识150问》、《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历史的回眸――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等一系列图书。此外,各地展馆出售的有关世博的明信片、画册等也都成为了一些选择纪念品的人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