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绘鲁迅小说《祝福》
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
现在有几句流传很广的顺口溜,说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
顺口溜把鲁迅作品和文言文、写作文放在一起来说,无非是认为鲁迅的作品难懂、难学。实际上,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并不难懂。就上海现行的范守纲先生主编的初中教材来说,鲁迅的诗文共七篇,依次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前五篇,都用孩子的眼光,把孩子的心理、情感,他们的欢乐、苦恼和向往,写得细致入微,生动有味,充满童心童趣。而且都是用纯净的白话写的。现在的初中生是完全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其中比较深的思想内涵以至哲理,如“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也是可以深浅不同地领悟的。有个别的用词、句式(如“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与现在的普通话的习惯不大一样,学生读起来会感到有点晦涩,但实际上构不成多大障碍。后两首旧体诗,与教材中的许多古代诗文相比,也不算难,而且这两首诗,脍炙人口,不少初中生原先已有印象,听到过“风雨如磐?故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因此并不难接受。
初中的教材没有选鲁迅的杂文,高中的教材中选了几篇,如《未有天才之前》、《拿来主义》和富于杂文色彩的《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作〈孩儿塔〉序》等。鲁迅的杂文由于写作背景比较复杂,语言表达曲折、含蓄,思辨性强,观点深刻,理解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估计太低。我从2001年以来,一直在编上海的高中语文教材,听过一些课,开过一些座谈会。我亲耳听到有一位高中生说,鲁迅的文章好像是在写现在,好像是针对现在说的,认为鲁迅的文章有预见性、前瞻性。例如《未有天才之前》中关于如何对待“国学”的问题、如何对待幼稚的青年的问题,认为鲁迅说得好,今天也适用。学习能力强又很敏感的高中生,希望读到像鲁迅这样有思想深度的文章,他们并不是只喜欢文化快餐、游戏娱乐,他们希望自己也能深刻起来。反过来说,我没有听说过有多少学生反感,一点也学不进去。
当然也有中学生觉得鲁迅的作品难懂。但我相信,由于鲁迅的作品,都出自真情真意,不讲假话,许多描写和议论,亲切而又犀利,直抵人性的深处,而且至今仍具有时代感,因而,只要教师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深入浅出地讲解,循循善诱地与学生讨论,都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不能因为有的中学生说鲁迅作品难懂,而泛指一般中学生怕读鲁迅的作品。中学生“怕周树人”的说法不符合事实。
我认为,根据现在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和教学目标的规定,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不能或缺,还应当适当增加。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无论是全国还是上海的中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并且大家公认,在高中阶段,更需要在这种统一的前提下,注意教材的人文含量,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怎样体现“工具性”?是要让学生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写作手法等语言和形式方面,获得实际的运用能力;怎样体现“人文性”?就是要引导学生懂得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提高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此外,上海还强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了解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而鲁迅,他的许多作品,在很高层次上达到了这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国其他现代作家没有能够达到他那样高的水准。我编写高中语文教材,必须广泛阅读各家作品,反复进行比较,选择,我在这个过程中,更具体地、深切地体会到,鲁迅作品的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篇章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写作手法多样、新颖;鲁迅作品的思想情感博大、深刻、丰富、意味深长,这些都明显地在众人之上。当然,任何作家都有局限性,鲁迅在题材、社会视野上也有其局限(如曹聚仁说鲁迅主要接触“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文人,主要熟悉他原来所属的阶层);而且,艺术风格没有高下之分,选课文需要尽可能多选不同的作家作品,呈现多种风格,以利于学生发展各自的个性。但是,就鲁迅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来说,就鲁迅作品的思想内容总是涉及重要的人文主题而且非常深刻来说,语文教材决不能排除鲁迅的作品,并且必须有一定的数量。否则,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目标就不能很好实现。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都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探索和追求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道德情操和审美境界,是人文性的基本内涵,而它又包含一系列人们公认的具体的内容。现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为了体现人文性,一般都选择一些重要的人文性内容,概括成主题,用几篇课文组合成单元,来加以体现。这样,如果一个单元中没有具有代表性的有分量的文章,这个人文内容主题就无法得到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体现。为了体现一些单元的主题,往往就不能不选鲁迅的作品。例如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是“为理想而斗争”,我们选了三篇: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第一和第三篇是各代表一个时代的外国人的文章,但应当有我们现代中国的代表作,我们觉得上世纪30年代鲁迅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最合适的文章了。当然,中国现代有不少能体现这个主题的文章,但它同时应当在“工具性”方面有示范意义,而这很不容易找。再如有一个单元叫“文化的制约与创造”,意思是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反过来制约人类,人需要在制约中创造。比较复杂。我们选了鲁迅的《拿来主义》、汪增祺的《胡同文化》、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和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于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这些文章都是好不容易选出来的。而很明显,鲁迅这篇是最主要的,如果去掉后面三篇的任何一篇,这个单元还是摆得住的,鲁迅的这篇不能去掉。因为鲁迅是讲比较广阔的文化领域中,中国人应当怎样对待文化制约、怎样进行文化创造,使自己成为新人,讲得十分全面、深刻。他说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古代文化遗产丰富而自傲,欣欣然躺在它身上,没有改变、发展。对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化成果,不必拿来炫耀,而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有的还有养料,可以像萝卜白菜那样吃掉;有的像鸦片,避免它有害的一面,取它有用的一点,用来治病;有的可以用来认识历史,送进博物馆;有的则要毁灭,如用来抽鸦片的烟枪、烟灯和娶姨太太的腐朽生活方式。尽量摆脱它们对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制约。文章提出,我们要生存、发展、前进,必须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进行改革、创造,从而使自己成为新人。他讲得很深刻,并且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又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尖锐,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许多主题相关的文章,包括于沛的《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是写当下的,说的面也宽,但不如鲁迅这一篇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表达生动。如果去掉这一篇,这个单元就好像倒了顶梁柱,撑不住。
课本中有的单元,是由体裁或某一重要的美学范畴来组合的,更须兼备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这方面,有时候也少不了鲁迅。如我们编写的教材中有一个单元叫“书话与书评”,我们选了三篇,把鲁迅的《白莽作〈孩儿塔〉序》放在第一。书评,粗粗一想,是容易找的,但大多写得平板、落套,尤其是中国人写的书评。而《白莽作〈孩儿塔〉序》,篇幅短小,却感情洋溢,行文波澜起伏,评价的语言如诗如歌,却又完整地包含书序的要素:交代出写序的缘由、与作者的关系,写作的背景和作品的主要内容、价值与意义。选了这一篇,“书话与书评”单元就有了光亮,就对学生有了吸引力。还有一个单元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我们选了三篇:鲁迅的《阿Q正传》节选(《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两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节选(第三幕的第一场和第四场)和契诃夫的《套中人》。“典型”原是西方文艺理论里的概念,在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典型人物较多,要让学生们了解,选了两篇西方作品是很必要的。但中国就没有成功塑造了典型人物的作品吗?我们选了《阿Q正传》,大概谁都会承认,在典型创造上,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无出其右。就是说,不能不选这一篇。
拓展型课本侧重于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在我主编的一套拓展型课本中,其中一本是《现代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在这本教材中的小说部分,我们选了中外优秀短篇四篇,第一篇也是鲁迅的作品:《祝福》。因为我们觉得在这篇小说中,小说的三个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相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呈现出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具有典范性。这也是根据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不是故意为之,硬要突出鲁迅。
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
我为什么要这样反复强调中学语文的特征和教学目标,要这样具体地叙述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实际状况?我是要回答现在一些人对鲁迅的成见。现在社会上、文化界有一股贬低甚至反对鲁迅的思潮,有一种对“文革”利用鲁迅的文章宣扬极左观点的逆反心理,他们认为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较多,一定是因为编写者还没有摆脱“文革”政治的影响。这完全是凭空想象。譬如,我们选入小说《祝福》,根本不是因为“文革”中有的分析文章说它印证了毛泽东关于封建社会“四大绳索”的论述,而着眼于它对一般短篇小说美学特征的完美呈现。
中学语文的特征和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教材中势必会有一定数量的鲁迅作品。而中学语文的特征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是经过众多专家科学的论证的,是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规律的,因此选入一定数量鲁迅的作品,完全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鲁迅需要我们宣传,而是我们需要鲁迅支撑。以上对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际的很具体的叙述,可以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地证明,鲁迅在我国以至世界上,是无法贬低的。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对于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提高、现代性观念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而社会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观念的现代化。鲁迅当然不是至善至美,但他是一个文化伟人,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现代意识的思想家。有些人抓住并夸大他的什么“脾气”进行攻击,希望以此出名或抬高自己,实在非常无聊。在中学语文方面,有些人不断传播中学生“怕周树人”的顺口溜,除了存在鲁迅作品比较难懂的真实想法之外,与社会上贬低和反对鲁迅的思潮也是相关的。
人文性的体现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认为,我们民族的有两个文化传统,一个是古代文化传统,一个是五四开始的现代优秀文化传统。这两个传统有历史的联系,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是以民主、科学、人权为核心观念,以人的解放为终极目标的新的文化传统。我们不能只讲传承古代的优秀文化传统,不讲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而鲁迅,是我国五四以来现代文化传统最杰出的代表,需要从他的作品里吸取许多东西。这几年来,几乎与贬低和反对鲁迅的思潮同时,一些人夸大五四新文化的缺点,说它割断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个现象很值得深思,也需要我们的中学语文界警惕。我认为,虽然语文教材中需要有较大的作家面,但就需要继承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化传统来说,对鲁迅的作品还要有更多关照,在一些重要的人文主题单元中,还可以选几篇鲁迅的佳构力作。他的作品还应当有所增加。
让鲁迅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对现在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我提两点建议。
第一,贴近时代,贴近(不是迎合)当下的社会心理,贴近学生内心情感的需要。教学中如注意这三个贴近,加以引导,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内涵就比较容易理解。
鲁迅的很多文章,包括选入语文教材的鲁迅的作品,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愿望、主张,很多是与今天相通的。鲁迅批评的一些社会痼疾,特别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宗法观念、等级观念,在政治生活中,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下面,在日常的人际关系的各方面,还顽强地存在。但现在缺少批判,或者不如鲁迅的批判深刻。例如《风筝》,写他当年撕碎弟弟玩的风筝,踩在脚下,后来沉痛反省,认为是对幼者的“精神虐杀”。如果引导得法,鲁迅这一自我谴责,会与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放飞”、人格尊重的精神需要呼应起来。
目前有不少人说,鲁迅的作品离现在已很“遥远”,“与今时代脱节”,因而就不受学生欢迎。我不能不说,这个看法是很肤浅的。带着这样的观念来讲鲁迅作品,势必影响学生,使之形成阅读的心理障碍。如果说鲁迅的作品距今遥远,那么,教材中的以及一些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作品,就不遥远、就不与时代脱节了?难道我们的学生只需要读当下的作品?要知道,鲁迅与我们同处于“现代”,鲁迅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他的作品中批判的、针砭的不少问题和现象,目下仍然存在;他要求“理想的人性”,向往人的解放的目标,是“今时代”的许多文化和文学作品所缺乏、却是整个现代需要坚持的理想。鲁迅在作品中具体表达出来的许多美好的情感(友情、乡情、亲情、爱情等),以及种种活泼可爱的生活情趣、高雅不俗的审美意趣,都十分动人,并且常常写得很有趣。只是这一切不像一般现当代作家表达得比较浅露,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深入发掘,细心领悟。
第二,切实地从鲁迅作品的文本出发,让鲁迅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是靠评论家的肯定而获得读者的,也不会因为评论家的歪曲和贬低而失去读者,炒作只能作用于一时。一般的朴实的读者,包括率真的青少年学生,总是直接面对作品,去感受它们,理解它们。我们老师也应当这样。我们当然要看各种参考书,以得到帮助和启发。但不要因此先入为主地形成一种观念,形成某种理解的框框。参考人家的评论以后,还是要回到鲁迅的作品自身,让文本说话,唤起自己的鲜活的、个性化的感受和看法,不要在讲一点具体文意时,大而化之地去印证一些很大的观念,如“革命家”、“硬骨头”、“民族魂”等等。更不能赶时髦,为当下一些议论所左右。这几年来不断有人喋喋不休地说鲁迅喜欢骂人、尖刻,不宽容,不如胡适,等等。如果在这种声音的干扰下,对鲁迅的作品心存疑虑,就不能冷静地潜心解读和体会了。至于有的语言“特别”,只要合乎语法,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有益处的,应该去理解、鉴赏而不是排斥。此外,鲁迅是个学问家,知识渊博,他的作品尤其是杂文中常常包含着不少知识,确会形成难点。但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时不要把兴趣放在抓细小的知识点上,像孔乙己讲“回”字有四种写法那样,以致影响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意蕴的整体感悟和把握,离开了培养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即使讲知识,也不要离开文本,扯开去。例如阿Q究竟是念阿桂还是别的什么念法,不必多讲,文本上最后说是“阿Q”,就念阿Q,一切以鲁迅的文本为准。否则学生和一般人,就无法阅读经过许多评论和考证的文学名著了。进行详尽研究和考证,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