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学批评偏离了文学甚或忽视了文学,就是批评的忘本。我不反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扩容’,即引进其他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以丰富批评的内涵并增强其活力,但这种交流和引入显然不能以冲淡、忽略文学批评的实质为代价。”北大教授谢冕感慨说,作家为实现他的意图所实施的一切用心,从作品的立意谋篇到人物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动作和服饰、场面和环境,无不深蕴着他自己对于“完美”的向往。文学批评家若是在这点上毫不在意、无动于衷,对作家的匠心独运之处和字里行间的精妙设局不置一词,岂不是离题万里的“无作为”?“我深感目下一些作家诗人在有意忽略文学的意义与关怀,太注重所谓的‘手艺’,而有些批评家的注意力几乎全被深奥的‘道理’所吸引,他们的文学批评不说与金圣叹的艺术评点沾不上边,甚至与李健吾等人非常看重的文本辨析也大相径庭,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舍本求末。文学批评家在此忽略了自己的首要职责是向读者指出作家的审美用心所在,指出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全部奥秘。”
“文艺批评缺什么?首先,缺少应有的矜持,而多的是一些近距离的追踪、简单的颂歌;其次,是学理的缺失。评论大家们多是从一些常见的细微处钩沉发微,进而触摸到学理的理性层面。学理上的淡漠,使当今评论易患缺钙软骨症;再者,缺少综合性,流行的是个案的、零打碎敲似的评论。”评论家王必胜指出,不止于个案的探索,着眼于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文艺评论才有厚实的基石。
“文艺批评要讲真话。”儿童文学评论家樊发稼说,绝对不要人云亦云,要不说违心话、不写违心文字。古往今来,只有真正从文艺家内心深处汩汩流淌出来的心语才有可能打动人心、传之久远,才有可能永恒不朽。文艺家要以良知创作,文艺批评家也要以良知写评论文章。在今天商品经济大潮汹涌的大情势下,文艺家和批评家都要加强自律,洁身自好,不为利欲所惑,决不单纯迎合市场。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建功指出,社会环境的变化、时代的发展以及文艺的繁荣,都对文艺批评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文艺评论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客观、公正、健康、说理的批评品格,以保证文艺评论应有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面对多样的文艺思潮和活跃的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常常表现得有些被动、窘迫、乏力,难以对当前的创作产生应有的影响。要改变目前文艺评论的这种状况,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杨志今表示:“首先,要共同营造一种健康说理、平等争鸣的评论环境,作家、艺术家、评论家要自觉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认真总结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文艺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坚持把艺术、学术问题放在艺术和学术范围内,通过平等争鸣、对话沟通的方式来解决。”杨志今说,评论家要善于找准自己的学术定位,根据自己的经历、兴趣、才情和知识积累的程度,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作家作品、思潮现象或某一创作领域做长期的跟踪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对某些艺术领域有精深了解的专家;同时应自觉应对市场的新变化,在参与中引导文艺评奖,不断提高应用新媒体的能力。除了坚守住原有的主流报刊等阵地外,还必须重视和关注新媒体,增强文艺评论的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