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冯雪峰:一介文人

2009-09-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鲁大智 我有话说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的领导人,在百废待兴、万象更始之际,决定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安排冯雪峰担任人文社第一任社长、总编辑。

但当时冯雪峰更愿意定居上海,专心从事

自己的理论研究、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并搞些创作。他说,自己一生最大的希望是踏踏实实地做些实际工作,不愿“在客厅里去应对宾客,只愿当个烧火做饭的灶下婢。”(陈早春、万家骥合著《冯雪峰评传》)

当组织要他主持人民文学出版工作时,他曾推荐巴金代他出任,并去劝说巴金。巴金说:“我不会办事。”请他代为辞谢。冯雪峰说:“你要不肯去,我就得出来挑这副担子了。”巴金说:“你也别答应。”因为他觉得,冯雪峰“太书生气,耿直而易动感情”,也不一定合适。

但巴金不干,冯雪峰只好走马上任。上任时他曾向组织明确提出“要我干,就得按我的意见办。”

1951年3月建社之初,冯雪峰提出了人民文学社的出版方针:“古今中外,提高为主。”

后来,经过实践,他又把这八字方针具体化为:“一、当前国内创作及‘五四’以后的代表作;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及民间文艺;三、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文学名著及世界其他各国现代进步的和革命的作品;四、近代和古代的世界古典名著。”

从1951年起,人文社陆续编辑出版了“中国人民文艺丛书”、“解放军文艺丛书”等丛书,以及后来获奖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等长篇小说。整理注释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以及外国古典文学名著如《神曲》、《吉诃德先生传》、《莎士比亚戏剧集》(12卷)等。此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还陆续出版了《鲁迅全集》、《郭沫若文集》、《瞿秋白文集》、《茅盾文集》、《巴金文集》等。

在冯雪峰的主持下,1958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年出版规划草案(1958―1962)》编制完成。这个长达472页的规划草案,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两个部分,奠定了迄今为止人文社图书出版的基本构架。人民文学出版社现在的一些丛书计划、选题思路,仍得益于或延续了这个视野开阔、气魄宏大、结构完整的规划草案。其中有的丛书,像“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等等,目前仍常销不衰,成为人文社独家拥有的品牌图书。

当时,在如何对待中国古典文学遗产的问题上,人们往往囿于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偏狭理解,认为这些东西有碍无产阶级新兴事业和民族自尊心的发扬,其中又充满了封建的毒素。凡是封建时期的文学古籍,要出版就得加以删改重编,以配合当前的政治斗争。

冯雪峰坚持反对这样做,他告诫整理文学古籍的编辑,要有“朴学家的精神”,整理的目的,只在于“给读者提供一个可读的本子”,不可随意删改。为此,他具体指导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整理工作,他主持的这一工作在全国起了示范作用。

创社之初,冯雪峰极为看重既有写作、翻译经验,又不厌烦琐的学者、专家。为此,他从全国各地物色了一批这样的人才,作为出版编辑队伍的骨干。其中包括聂绀弩、张友鸾、舒芜、顾学颉、王利器、周绍良、陈迩冬、麦朝枢、严敦易、林辰、孙用、杨霁云、牛汉等,任何一个名字说出来都是响当当。正是因为冯雪峰树立的注重编辑的优良传统,人文社培养了一大批一流的学者型编辑。

当时国家出版总署领导胡愈之主管出版工作,曾高度评价冯雪峰:“人民文学出版社搞得很不错,雪峰有眼光,有魄力,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书籍,也拒绝了不少‘有来头’的不够出版水平的书稿。”

“秉性豪爽,处事果断,具傲骨,易怒,人不敢近。众人在谈笑间,他一到,便肃然无声。”这是曾先后担任人文社经理部主任、副社长的许觉民对冯雪峰的印象。

一次《鲁迅小说集》封面的鲁迅像印得有些模糊。许觉民被冯雪峰叫去。发了一通火,完了余怒未息,还说要撤他的职,另换人。他于是就等着被撤,可过了一阵,并无什么动静。

还有一回,时任诗歌散文组组长的牛汉,把一个编辑编的一本某现代诗人的诗选,送交给冯雪峰签字。冯雪峰接过稿子,啪地扔到了地上,说:“他也就三四十年代有那么两首好诗,再就没什么好的了!”

然而,冯雪峰又常常是温和的。向部下交办完事情之后,他总要再问一句:“你看行不行?”

冯雪峰(1903―1976),现代著名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原名冯福春,浙江义乌人。解放后,他历任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任党组书记、副主席,195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1955年被卷入“胡风事件”,在党内受到批判,1958年被开除党籍,1976年逝世。

(感谢王培元先生对本文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