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经勇教授撰写的《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60年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各个侧面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揭示其未来的演变趋势。在这60年间,前30年基本上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30年则是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那么,在过去的60
年中,中国农村为什么要先后实行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两种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如何,它们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对“三农”问题造成什么影响?这些问题还没有人作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书的作者从中国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型的资源配置、重工业优先的资本原始积累(农民是提供这种积累的主体)、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分析,是很有说服力,很有创意的。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资本原始积累不仅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而且还将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全过程。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又是资本原始积累和计划经济体制赖于运行的基础。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既取决于改革的力度,又取决于发展的程度,而且改革的力度又不能超越于发展的程度。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中国“三农”问题之所以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症结所在。我们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在评价这部书稿时指出:“是一部见解独到的专著。”
全书共分十五章,按中国农村60年历史变迁的先后顺序,把“论”与“史”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体现历史与逻辑的内在统一。卫兴华教授在评价这部书稿时指出:“是一部资料系统、过程完整、史论结合的专著。”农产品统购统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是计划经济体制赖于形成的经济基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废除农村人民公社,实行家庭承包制,意味着否定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的一个重要支柱,使得农村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却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破除,因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任务还没有完结,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农民工的劳动力价格剪刀差和农地变建设用地的土地价格剪刀差,还将存在很长的时间。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中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至今还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差别还没有明显的缩小,农民和农民工作为一种身份差别还将存在相当一段时间,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转变为城乡一体化新体制,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本书从第四章至第十五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揭示实现这一转变所必须经历的漫长过程。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百忙之中,还亲自审阅许经勇教授撰写的这部书稿,并用“深感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批示勉励作者,体现了党对老知识分子的亲切关怀。但是,这也从某一个侧面意味着本书是值得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