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也是一种极不稳定的、衰变迅速的“事物”。但与动物或者植物的尸体相比,它的“半衰期”非常短暂。假如说古典文化的“半衰期”是一千年,那么现代文化的“半衰期”大概只有十年,当代文化的“半衰期”甚至只有一年。随着电子媒介和消费娱乐文化的日渐发达,我认为文化的“半衰期”将会越来越短。面对如此迅速衰变的文化现状,我们或许只有通过对衰变踪迹的辨认去凭吊文化。像一般的物质一样,“半衰期”之后的想象文化并不会完全消失,其死亡过程极其缓慢。对一种死而不僵的“剩余文化”的考古,对一种变幻莫测的“剩余想象”的描述,以及通过这种描述所发现的当代精神衰变的踪迹,是一件饶有趣味的工作,也是当代经验研究必须正视的话题。
《想象的衰变》由近五年来一系列主题统一或相近的文章编撰而成。论题集中在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现象的变化,以及欠发达国家言说和表达的困境。总体上是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的分类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全新的阐发。问题涉及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性表述、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等。特别要指出的是,书中有部分文字曾经收进过其他文集,为了追求论题的集中和连续性,故将它们编入本书。
第一辑《第三世界文学与知识分子》,写于2003年上半年,是为一本名为《第三世界符号学批判》的书所写的绪论。当时雄心勃勃,试图要对欠发达国家的一些核心物质体系(比如粮食、钢铁、武器、蔗糖、咖啡、大麻、石油等)进行意识形态的符号学批判。但由于生活的变化,这项工作只好中止,稿件在电脑里休眠了近四年时间。这当然是一个最好的借口,因为即使没有生活的突然变化,就课题的难度和个人的知识准备而言,这项工作恐怕也很难完成。第二辑《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演进》,写于2005年上半年,是为了给北师大文学专业的学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整理思路而准备的,我力求将当代文学的发生学问题放到“第三世界”文化背景下思考,试图客观陈述前27年左翼激进文艺思潮的生产条件,以及近30年市场背景下的文化焦虑症,与第一辑在逻辑思路上具有连续性。接下来的五辑,试图借助对当代文学经验和大众文化心理的分析,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精神衰变的踪迹。最后一辑,将自己十几年来对中国传统诗学的一些思考综合在一起,只能算是在一个西方中心的文化格局中,对中国古老传统心不在焉的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