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是在唐?、王瑶等老一代学科奠基人的关怀和主持下创办的,王瑶先生亲自担任首任主编。30年来,《丛刊》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学术新生力量做了重要贡献,已经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和读者队伍,成为专业性的交流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核心期刊,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誉,成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专门性学术刊物,代表着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水平。
《丛刊》历经30年来三代人共同努力,苦心经营。创办时,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还在风华正茂的中年,如今,不但老一辈、他的同辈中也有许多离开人世。追昔抚今,严家炎感慨万端:现代文学是一个学科,可以跟古代文学相并列,《丛刊》作为现代文学的核心刊物,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注意学术新成果,及时总结或通报,进一步开阔视野,在学科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北京大学教授孙玉石对于《丛刊》的学术性、先锋性给予充分肯定。他提出,作为核心刊物,刊物的品格不仅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到久远,“有些刊物发表的是匆匆忙忙的作品,文章引来引去,过两年就没有学术价值了。《丛刊》要坚持学术的高端品位,倡导学术的坚实性,多刊登下真功夫写的文章。应该从史料的引用和运用上,做出个样子,成为学术的圣地。”
严家炎说,《丛刊》在史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学者史料发掘研究成果提供了发表的园地。他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有位美国学者写了《沈从文传》,注释占到著述篇幅的一半,待到国内出版时,注释全被砍掉,“现在大家都非常重视史料了,我在写书的过程中也更体会到史料的重要。是否掌握史料对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意义重大。”河南大学教授刘增杰也谈到,《丛刊》给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对于史料的重视和研究,这在现代文学学科建设中起到了奠基作用。
很多学者对《丛刊》坚持独立的学术品格表示赞赏。北京出版社资深编辑李志强说,自己在《丛刊》做过多年编辑,至今仍非常怀念当年的学术气氛,“那时编辑每拿到学术价值高的作品就欣喜若狂,现在学术著作不那么吃香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些出版人慢慢变成了出版商。”李志强期望《丛刊》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成为全国学术期刊的榜样。孙玉石强调,怎么坚守学术阵地应该引起重视,《丛刊》在学者的眼里始终是神圣、纯净,坚持文化意识的,不像有些刊物编辑拿刊物当工具卖版面,败坏了风气。兰州大学文学院吴小美把《丛刊》概括为“学者办刊,但不学究化;追求学理,但不浮泛化。”她说,给《丛刊》投稿,完全不必考虑费用问题,作者可以一心一意把精力放在学术质量上。刘增杰也称赞《丛刊》在学术生态并不理想的当前,能抵制学术以外的干扰,保持相对的学术独立性。
另据了解,由《丛刊》编辑部主持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已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共4册,包括“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上下卷)和“作家作品研究”(上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