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八成民众不支持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

2009-12-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方文国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为期5天的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学生名单公示近日结束,被推荐的90名学生将直接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面试合格高考可降30分。社会各界对此表示质疑,并由此引发了广泛争议。公众到底如何看待“校长实名推荐制”?近日,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广州、哈尔滨、天津、武汉、西安、重庆、
南京等城市的近千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八成多的人不支持这项制度,其主要原因是担心它是一种特权,因而会导致“走后门”。这一结论还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认可。

当问及“您对北大推行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支持吗”时,有10.7%的被访者表示支持;有81.2%的被访者表示不支持;有8.1%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超过八成的人明确表示不支持“校长实名推荐制”,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当问及“您认为校长实名推荐制是否会导致暗箱操作”时,有72.2%的被访者表示会;有14.5%的被访者表示不会;有13.3%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

“校长实名推荐制”到底是不是一种特权?本次调查发现,有82.6%的被访者表示是,有5.6%的被访者表示不是,有11.8%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当问及“您认为校长实名推荐制会导致走后门吗”时,有87.9%的被访者表示会,有4.6%的被访者表示不会,表示说不清的被访者占7.5%。

北大的这项自主招生新政策能否长久推行下去?调查显示,只有16.4%的被访者表示可以,57.6%的被访者表示不可以,还有26%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当问及“您希望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其他学校推广吗”时,有67.2%的被访者表示不希望,因为不看好北大这样做;有11.4%的被访者表示希望推广,因为这是一个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尝试;还有21.4%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这部分被访者表示,得看北大的试行的效果再做评价。

当对支持的被访者问及支持的原因时,有59.8%的被访者表示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尝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有32.1%的被访者表示是有利于选拔出有特长的学生,造就中国的大师级人才;有8.1%的被访者表示是对自主招生的一个创新。对不支持的被访者问及不支持的原因时,有45.6%的被访者表示这种制度必然会滋生权钱交易,且依据校长个人好恶推荐学生主观性太强;有24.7%的被访者表示实行校长实名推荐制将制造新的教育不公;有9.6%的被访者表示这种制度并不能真正选拔出有用的人才;有20.1%的被访者表示会导致教育的腐败。

中国社会调查所所长李东民研究员认为,相对于普遍的考试制度,推荐是一种根据特殊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特权活动。事实上这种重大的特权活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不可能停止和阻止。当然这只能极个别、极少数,数量极小。但如要将这种极少数的特权活动形成制度,使之普遍化,那就要慎重了,就要考虑普遍化的后果。在目前国内教育制度急需改革的情况下,我们要对所有进行着的教育改革表示支持,但是,将“校长实名推荐”形成一种普遍的制度,是一次教育制度上的倒退。教育改革应该考虑到大多数人的感受,使更多的人拥有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这样教育改革才能越走越远,才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输送足够的高质量的人才。

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北大的河北廊坊师范学院教授贾永生表示,北大的中学校长推荐制招生不可取。他担心这项制度将成为“权力本位”的翻版,弄不好就打造成一个权势排挤平民百姓的便捷通道。目前,我国教育界招生腐败积弊至深,招生中的“潜规则”大行其道,北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推出校长推荐制,在教风、学风、社会风气严重不正的今天,无异于添加催化剂,帮倒忙。贾永生说,高考制度还是有公平可言的,至少不作弊的分数是个可遵循的事实,若连这个公平事实消蚀了,靠旁门左道只能坏大事。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