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质疑文怀沙
2月17日,北京晚报刊发《三疑点诘问真实年龄及其他李辉质疑文怀沙》一文,传记作家李辉就文怀沙出生年龄、“文革”中所犯“反革命罪”和“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头衔提
此文不啻一颗重磅炸弹,先在文化界,继而经由纸媒与网络的合力炒作,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揭开了中国式“剥洋葱”运动的序幕,也给热热闹闹的2009年开了个“好头”。
2月20日晚,文怀沙做出回应。他发表一份约200字的启事,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起,以“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止。表示自己生于1910年,已公开出版的著作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和《四部文明》200卷,但并未就入狱原因作出回答。后李辉再写《我为什么要质疑文怀沙?》,文老先生则隐遁于无。
李辉两文恰如撞入藕花深处的小舟,惊起一滩鸥鹭。“文怀沙”三个字卷动起巨大的舆论漩涡,各色人等纷纷登台,沸反盈天。只不过八卦与“花边”色彩被不断放大,事实之辨与理性之争的声音却几乎被遮蔽掉,参与者变得更容易被情绪所支配,价值判断多于事实提供。跟以往一样,事件进程并无例外,轻易就演变成草根对于权威的又一轮狂热围剿。李辉措辞严谨的质疑并没有得来多少有价值的回应。太多人需要好好锻炼一下怎样看待和参与争鸣。
“剥洋葱”运动后来就如同液体燃油为主原料的火灾,缓慢流动燃烧,一位位大名如雷贯耳的文化名人被牵连上身,庭院起火。
《小团圆》出版惹争议
4月,张爱玲的长篇遗作《小团圆》中文简体版在北大百年讲堂首发。这部完成于1976年,写作10个月,却尘封33年的长篇小说,甚至还未面世,便因其浓厚的自传色彩,以及该出还是不该出的争论,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1995年9月8日,中秋节,团圆夜,74岁的张爱玲孤苦终逝于洛杉矶。在此之前,她早写下遗嘱,指定香港挚友宋淇夫妇为自己全部遗产的继承人。在随遗嘱附上的信件中,张爱玲交代了自己作品的处理方式,其中有:“《小团圆》小说要销毁。”正是这一句,为以后的万端争议埋下了伏笔。
宋淇夫妇离世后,2007年,宋淇之子宋以朗正式成为张爱玲遗产的执行人。他决定让《小团圆》重见天日:“销毁?我会挨骂。出版?还是挨骂。搁置的话,我不会挨骂。……我不能把自己没勇气做的难题,留给后人。”
作品终于出版,争议愈加激烈。赞之者曰:“《小团圆》对张爱玲的生平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小团圆》是张爱玲的‘巅峰之作’、‘集大成之作’”,反对者称,“已有明确意愿‘要销毁’的前提下,擅自出版《小团圆》即是侵犯张爱玲包括名誉权在内的各种权利”、“现在发表的《小团圆》由于是一个已被放弃的未修改本,根本不代表张爱玲创作的较好水平,艺术上相当粗率,所披露的一些内容只为‘八卦’迷添加谈助”。此外有关作品中大胆的性描写、对小说人物的对号入座,在一定程度上都助长图书的热销。恐怕所有的争议都是出版者喜于见到的。
围绕张爱玲的评说,还将继续下去。
余秋雨遭遇“诈捐门”
5月31日,《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在《余秋雨20万假捐款“真相调查”》的博文中,质疑余秋雨为地震灾区捐款不会超过6万元,而不是他默认的20万元,要求余提供捐款证明。余秋雨随后在博客上回应,指斥“古余肖沙”为“咬余专业户”,但被指责是转移话题。6月8日,余秋雨通过其担任名誉董事长的九久读书人公司发表书面声明,称20万元捐款已用于捐助都江堰3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但网民仍未消除疑虑,质疑焦点集中到一直没有提供捐款证明上。6天后,又一位重量级人物――易中天加入“战团”,连续数日发表博文,称余作为公民不能诈捐,尤其是公众人物,并毫不客气地“敦促”余秋雨尽快拿出“捐款早已如期到位”的确凿证据。针对余秋雨方随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20万善款已经到账”的说法,易中天在博客里连续追问:“第一,到哪个账了?第二,怎么到的?第三,啥时候到的?”他所得到的回应是“欢迎9月份来‘秋雨图书馆’(都江堰)参观、访问、提意见。”此后余秋雨通过博客宣称自己为灾区追加了30万捐款,用于购买图书馆设备。
“诈捐事件”甚至殃及到杨红樱、麦家和阿来三位来自四川的作家,有网友质疑他们“诈捐”,好在三位迅速出示了捐赠票据,自证清白。其实早在去年底,就有媒体质疑“童话大王”郑渊洁“诈捐”,郑渊洁反应迅速,在媒体报道的当天下午便在其博客上把捐款证书和收据都晒了出来,并称对于媒体的质疑“表示理解”,愿意接受公众监督。
据称“诺而不捐”是慈善潜规则,如属实,那可不仅仅是伤感情的事情。
金庸当选作协名誉副主席
6月25日,中国作协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公报,包括金庸等7名港澳作家在内的408人顺利通过公示,正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9月8日,金庸缺席当选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金庸“通过电话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担任名誉副主席一职”。
自金庸加入作协的消息传出,网上的争议甚嚣尘上,大多是有损无褒,“招安”一词被频频提及。此番“缺席当官”,也引来不少议论。作协方面解释,金庸当选“没搞特殊化”,符合程序,“非常正常”。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实际上网民要议的不是金庸,而是中国作协。作协也真是“争气”,屡屡上演“出位”节目,吸引公众眼球。先有郑渊洁宣布退出北京作协,后有《第二次握手》作者张扬拳击湖南作协女干部,声称以此“让大家关注湖南作协里的腐败问题”。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称,现在公众确实对作协有很多误解。要消除误解,最有效的办法在于信息透明,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将作协的责任和义务向公众和媒体解释清楚。
应当看到,屡次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中国作协的确在近半年来新举措不断,降低门槛公开“招募”80后,首设“新闻发言人”,开始发布公报公示入会会员,发布公告为作家(毕淑敏、周国平、史铁生)维权,取消李凤臣、赵立山等“问题作家”会籍……使之在公众面前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改观。
有评论解读,金庸加入作协以及当选名誉副主席,表示作协越来越由官方行政事业单位的身份转变成为作家的“家”,越来越接近于真正的“社团组织”。这种善意也许是作协努力的方向。
一日辞别两大家
7月11日晨,在短短不到5个小时的时间里,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与季羡林先生相继辞世。其带给学界与公众的震撼,决不止于1+1=2这么简单。
两位学问大家在近乎跨越了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任先生享年93岁、季先生享年98岁),与家国民族同甘苦、共命运,贡献出全部心力,也付出了本不该付的代价。他们完成了对历史加诸于身种种不幸的超越,毕生求真,问学一世。治学之外,先生们的做人更为世人称道。季先生的质朴、敦厚、诚恳、平易,谦谦长者之风,任先生的朴素、低调,“诚信不欺”;季先生请辞荣衔,不当“国宝”、不当“国学大师”、不当“学界泰斗”,任先生交待不出全集、不过生日、过世后不举办隆重的告别仪式;季先生还讲: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任先生也称:一辈子不做挂名主编……古人常谓:以人为镜,以明本身得失。对于世人而言,季、任二先生的精神与风骨,当永留心间。
在任先生、季先生前后,也有多位文化名人离我们而去,武侠小说一代宗师梁羽生(1月22日)、文艺评论家何满子(5月8日)、著名漫画家丁聪(5月26日)、被誉为中国话剧“活化石”的艺术家欧阳山尊(7月2日)、著名作家舒芜(8月18日)、著名文史专家卞孝萱(9月5日)、“七月派”代表诗人绿原(9月30日)、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10月26日)、著名生物学家与教育家贝时璋(10月29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10月31日)、著名翻译家杨宪益(11月23日)、著名文物专家与收藏家王世襄(11月28日)、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冯纪忠(12月11日)……他们的离去,让这个年份充满了哀伤。
武大腐败案激浪千层
10月9日,武汉大学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证实该校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被湖北省检察院批捕。导致这两位正厅级“校官”落马的原因,是他们涉嫌在该校学生宿舍的建设中受贿。4天后,又爆出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因涉嫌基建腐败被“双规”的新闻。案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早在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药学院院长李连达便因一出剧情复杂的“论文造假”连环剧,而为媒体爆炒:先是他被曝涉嫌学术论文造假,李连达随后指称揭发者祝国光之行为,是出于商业目的――祝国光是天津天士力药品公司的高级顾问,此前不久,李连达刚刚得出一个研究成果,天士力公司的“复方丹参滴丸”有严重毒副作用。这一说法遭到天士力的强烈反击。天士力方回击称,李连达除了院士的身份,还是其最大竞争对手――国内最大的生产“复方丹参片”的白云山中药有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他代表的是白云山的利益。”此后,在天士力的回应中,不断曝出“李连达曾索要200万元研究费未果因此报复”等说法。天士力股价接连两日下跌,2月5日下午宣布紧急停牌。
4月,安徽又披露了省内一系列高校腐败案件:滁州学院3名厅、处干部因为在新校区基建工程中多次收受巨额贿赂而受到查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财务处资金结算中心主任欧阳军私自取走学校资金40万元人民币外逃不归;蚌埠医学院教务处教材设备科截留私分征订教材回扣款数十万元被检察机关立案。
曾经,我们更愿意把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冠之以“学术腐败”之名,如今,“学界腐败”真的来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学曝出的腐败案件还有: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世明因受贿罪被判10年、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刘代宁被控受贿160多万元;湖北近年已有五六所大学的主管官员因腐败落马,包括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等;陕西近3年已查处80多宗大学经济案,倒下7名厅级校官……国家审计署去年5月进驻北大、清华等19所全国重点高校进行全面审计。4个月之后,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透露,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有失控现象。
有权钱利的地方,就可能会有腐败发生,只不过发生在大学这片圣洁之地,尤其触目惊心和令人痛切。高校腐败是最危险的堕落吗?
圆明园首度海外寻宝“摸底”
10月18日圆明园罹难149周年纪念日之际,圆明园管理处对外宣布将联合清华大学等机构,首次赴海外大规模摸底流失文物及文献、影像资料,并将在明年向社会公布收获情况。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强调,这次不是追讨,而是搜集。本次活动将会丰富圆明园西洋楼的研究,将会使更多的圆明园流失文物现身乃至回归。有文物专家称赞此举很有意义。清朝每个宫殿、园子都会有一份“陈设清录”,而圆明园的陈设清录却始终没有发现。因此,当年圆明园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了多少,没有人说得清楚。本次海外寻宝摸底,是要先做到心中有数,争取画出一份可赖以“索骥”的图。
明年,会有一批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将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提前“回归”故国。
与此相对照,年初的“圆明园铜兽首拍卖风波”要更热闹。
2008年10月下旬,佳士得宣布将于2009年2月23日至25日在法国巴黎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中国民众的热议,由近百人组成的律师团追索行动也备受瞩目。2009年2月24日,法国法院批准拍卖,立即遭到中国民众的愤怒声讨和强烈抵制,也遭遇到中国政府的强烈谴责。26日,名不见经传的厦门商人蔡铭超拍得铜像,但拒绝付款,以一出闹剧演出引发更大议论。支持者赞其“爱国”,反对者斥之是以“无赖”对“无耻”……
可喜的是,在这一轮民族情绪的大爆发中,多了很多理性的声音。不但文物专家站出来,质疑铜像的文物价值,提醒莫被炒卖文物的商家利用,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也很快接受媒体采访,对“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作出全面回应,重申国家对追索非法流失境外文物的坚定立场、基本原则与近年来的努力。
非法流失境外文物追索,路漫漫。
清华国学研究院复建
11月1日,在停办了八十年之后,清华大学复建国学研究院,希望以此续写其在该领域创造的辉煌历史。
1925年,清华学堂开始转向成立大学,首先成立的是研究院,而国学门则是研究院中最先成立的。当时的教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被尊称为“四大导师”,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虽然清华国学研究院在短短四年后就停办,但培养的近七十名毕业生中有四十余人后来都成为中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如王力、陆侃如、高亨、谢国桢、徐中舒、姚名达、刘盼遂等。
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也延揽到四位著名学者,分别是陈来(院长)、刘东(副院长)、刘迎胜、姚大力。陈来主要研究中国哲学,身兼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刘东主要研究美学、比较文学和国际汉学;刘迎胜、姚大力均以元史研究见长,是中国元史研究会的正副会长。来清华前,陈来、刘东两位先生任教于北大,刘迎胜、姚大力分别任教于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据报道,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将秉承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精神,参与新时期以来清华文科的恢复振兴,着重围绕中国哲学、史学、美学与文学、世界汉学进行多维度的深入研究,提倡宽正、沉潜、广大、高明的学风,发展国际化的视野。国学研究院将不以教学为主,着重推进高层次的研究交流,设立“梁启超讲座”、“王国维讲座”、“陈寅恪讲座”,此外还将围绕“两个杂志”(《中国学术》和《清华元史》),及“四个丛书”(“清华国学讲座丛书”、“清华国学院文存”、“清华国学论丛”、“清华国学译丛”)展开工作。
此事有关国学,却无关“国学热”。陈来也说:“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所谓‘国学热’,到今天的真正的‘国学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推动都不大。”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争议中实施
11月8日晚,北京大学正式公布《北京大学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宣布2010年自主招生将启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此举一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大招生办表示,推行该方案,是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框架下,进一步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而且,北大还认为,该制度“还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3天后,同济大学也表示将在2010年自主招生中推出“中学校长直荐制”,但范围限定在上海地区。
经过一个星期的公示,11月16日,北大正式公布了具有推荐资质的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11月30日至12月4日,北大招生办在北大招生网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初审合格的共90名学生名单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在此期间,争议不断。
正面意见认为这是高考招生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能够让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有机会敲开北大的校门,有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制度的形成,颇具“破冰”意义;负面意见认为,在当前社会诚信系统没有完善的情况下,这个创举极有可能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可以想见,处于舆论风暴中的中学校长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服众,各校在推荐学生过程中只能采用公认的标准――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而这个标准其实与高考并无二致。也即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进入实质实施阶段后,舆论又开始指责中学校长们没有推荐“偏才怪才”,有违“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初衷。而推荐生仍需参加高考的模式也备受批评,有论者直斥北大这是在变相抢夺优秀生源。
自主招生的改革和完善,要靠完备的制度设计和透明的监督,甚至是一个社会诚信体系,这一切,都有待建立和完善。
少林寺拟上市
12月16日,一则《“嵩山少林寺上市”入股作价4900万?》的新闻引起世人关注,内称香港中旅集团与登封市签署协议,双方斥资一亿元成立“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其中港方占51%股本控股,少林寺门票经营权等嵩山少林景区资产则被登封市作价4900万元作为入股的一部分,新公司拟定2011年上市。而“少林寺方面不知情”。登封市政府很快出面澄清曰,上述报道失实,登封市人民政府与港中旅集团就嵩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合作的有关事宜,正在洽谈协商,尚未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双方合作的范围不会将少林景区、嵩阳景区和中岳景区内现有16处18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等文化遗产纳入合资公司进行经营。
千年古刹少林寺近年来因其表现出的过度商业化倾向争议不断。今年的少林寺,也几乎一路与“假新闻”以及各种非议同行。
上半年,尽管被指“扩张如麦当劳”,但“扩张大业”一步不松继托管昆明四所寺庙后,有媒体报道称,少林寺准备在香港设置分支机构,还有意赴台湾开设分院。
6月间,媒体上传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定制价值16万天价袈裟”之说。
9月,“嵩山少林寺斥资20亿重建北少林”的消息开始流传并引发热议。释永信否认了投资20亿的说法,但也同时确认,少林寺已经按计划投资了1.6亿,以后还要视情况追加。
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少林寺官方网站被黑客侵袭“恶搞”,网站首页遭篡改,“释永信大和尚悔过书”赫然在列。
后又传出“泰拳最强五天王叫板少林寺”的假新闻……
在众多网民心目中,“少林寺CEO”这一名号显然要比“少林寺方丈”更适合释永信。这位充满想象力的佛门中人,自从1999年升座为少林寺方丈后,与时俱进,陆续把一些本没有多少想象力的商业行为嫁接到佛门圣地,终制造出匪夷所思的轰动效果。在“雷人”这个网络流行语风行之前,这位外表多少有些木讷的大和尚,早就把一干网民“雷”到外焦里嫩了。
当年风靡全国的影片《少林寺》不但让少林寺扬名天下,成就了一代功夫巨星李连杰,也让主题曲《少林!少林》传遍四方。歌曰: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