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赫连勃勃大王:我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写作者

2009-12-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菁霞 我有话说
《南北英雄志》,赫连勃勃大王著,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39.00元

赫连勃勃大王本名梅毅,自2004年在网上开始“中国历史大散文”的写作以来,几年间陆续推出了《隐蔽的历史》、《历史的人性》、《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刀锋上的文明》、《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等

多部作品,凭着一支生花之笔,闻名于网络江湖。而在南方的深圳,英美文学专业出身的他,一样将金融领域的工作做得风生水起,云开见月。

赫连勃勃大王对历史叙事、宏大场面的架构和统驭,功夫了得,又或细探人心人情之幽微,人物的性情、样貌、声口如现纸上。这部《南北英雄志》系列的第一部“驺虞幡”里,他以泥沙俱下之势,再现了那一段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历史,为读者奉上了一场华丽血时代历史的盛宴。

读书报:《南北英雄志之一驺虞幡》被称为“新感觉主义”历史小说,是不是指的小说中对那些历史人物的心理、情感描述?比如,潘岳对忘妻、亡女的思念,齐王司马?临刑前的内心活动等?

赫连勃勃大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的话。其实,许多“邯郸学步”的学者们,一般都这样解释这句话:对过去的历史解析,只有当它们能够引起人们对现实进行思索,并着重历史的现时性、注重历史与时下生活的联贯的时候,历史所有的精髓,才能在现时的思想活动中复苏,获得它的历史性……其实呢,我私下忖度,克罗齐在上个世纪初所提的这个哲学命题,原意无非是这样的意思:每个人的生命,相对于漫长的历史时间而言,都是非常短暂的,都不能摆脱个体所处的时间、空间那个特殊的位置。所以,独立的个体只能从“他”本身这个相对移动的点上,去观察过去的历史,其结果也只能是当下时代的“我”的那一刻的思想体现。

上述思考,是我提出“新感觉主义”历史写作的初衷。

  读书报:写作的时候,您是不是有种“代入”感,把自己想象成所写的那个人物,并且力图还原到历史的现场,去切身体会人物的感受?

赫连勃勃大王:写历史人物的时候,往往我会感同身受,体会到他们切肤的痛苦和愉悦的欢欣,只有这样投入,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才能还原历史的现场感。

  读书报:这几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历史小说也大受追捧,网络历史小说写手层出不穷,您如何评价他们的作品?

赫连勃勃大王:回顾中国这几年的网络历史写作,可以发现,书商炒作,已经成为一本书成功的关键。越来越多的写手,贪图快捷,纷纷一手拿本历史白话书,一手拿本网络俏皮话,俯首打字,胡侃历史,并美其名曰“生动、鲜活、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如此,严肃的历史,渐趋胡侃末流,类似“朱元璋吃着哈根达斯”、“秦始皇摇头说NO”等使用无厘头“当代”词语解析其实是肉麻当有趣的句式,包括古代主人公的“英语对话”等噱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历史叙述中。

这些“时髦”句子好吗?当然好!很早以前刚刚出现的时候非常好!什么刘邦先生,吕雉女士,迷死脱李渊,如此柏杨、李敖式的幽默,老根发新枝,很能让网络消遣的人儿们发噱一乐。不过,随着这些下三滥式顽皮碎屑的飞散,历史长河中那些久蕴经典的深沉、迷人的魅力,也都消散在这些网络词语中。由于国学热、历史热的出现,越来越多心态浮躁的网络历史写作者抱着淘金的“心态”,与不良书商联手,用造假软件在网站制造天量“点击率”来吸引人气、读者和出版社编辑,用这种低成本的“炒作”企图在图书市场中大捞一把。几十年的文化断层,也造成了民众的浮躁阅读。加上如今电视剧的不少编剧和网络写手们都为了吸引眼球胡编乱造,更使得大众连“我们是谁”这个最简单的历史命题都不知所云。

读书报:您心目中优秀的历史小说是什么样子的?您认为自己的作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了吗?

赫连勃勃大王:历史是复杂的。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说:“人们善于忘记,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近代以来受唯物史观的影响,很多历史写作忘记了人是有血有肉有感情会冲动的行为者,于是很多传记的传主变成政治运动场的布景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零部件,优美的散文被味同嚼蜡的研究著作挤到边缘;赏善罚恶的道德评判让位于功利主义的进化论原则。当然,旧式史学著作问题也很多,但是现在很多面目可憎的传记作品与之相比,真应了九斤老太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的陈词。

我笔下的历史所以好看,主要是我把历史人物当“人”――无论凶残还是软弱,英雄还是狗熊,当人变成“人”之后,人性的复杂多变也被呈现出来了。对历史笔记的把握,是一项很不容易的工作,从中去芜存精、剔误求真,很需要功夫。对此,我只能说是尽我所能,不敢说百分百正确。真正的历史,只有“当事人”知情,后世所有的记叙都是“想当然”的回放和复制,就看是否可以令人信服,是否符合逻辑。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写作者。

  读书报:您曾经说过自己古汉语的功底非常好,看没有标点句读的古书,速度比别人读现代文还要快。这种本领是怎么练出来的呢?大量阅读古代典籍吗?

赫连勃勃大王:我本科和研究生都学的英语专业。毕业后,却选择从事金融工作,并且有大约十年的时间我一直在金融机构做对西方市场的研究。我能从事历史写作最大的“功底”,在于阅读古汉语的能力。我读“古书”的速度和阅读现代文一样,而这种能力不是源于“训练”,而是源于“兴趣”,“学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现在不少大学搞某项专业的人士,好多人反而没有我们这些“业余研究者”的热情,许多研究历史的,古汉语基础都不行。正如许多所谓研究“比较文学”的,连两门外语也不会,怎么能真正研究“比较文学”呢?

读书报:听说您计划就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近三百年的历史,将完成十卷本《南北英雄志》,不知道另外9本什么时候推出呢?

赫连勃勃大王:我号称是历史写作界的“小李飞刀”,大概三年时间内,会将中华民族盛世来临前的这一胎动期故事全部写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