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报道,中国版协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称,出版业诚信缺失。高定价、低折扣图书,三令五申,屡禁不止。有的图书定价几千元,实际上几百元就卖。比如《中国通史》定价1200元,实际售价只100元;《资治通鉴》定价680元,实际售价70元。(新闻出处:htt
其实,离奇的价格折扣,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早已不是个别行业的个别特例,而是几乎囊括了商品市场的所有行业的普遍现象:把定价一提再提,推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畸形高度上,再给层层经销者打一个十分诱人的折扣,让此中生意人都能获取可观的油水,甚至直到消费者手中时,还留下了颇为宽裕的打折空间,让购买者挨了血淋淋的刀宰之后仍然错以为自己享受大幅度折扣之惠而沾了大便宜。这类交易,毫无诚信可言,有的只是卑劣的谎言和巧妙的欺骗,在最大限度地榨取了消费者的血汗之后,价格欺诈的始作俑者成了捞了个盆满钵满的暴富户,各级经销商家也从共同欺骗中分得好处,最终吃亏的只能是消费者自己。
这样由黑色或灰色潜规则支配着的宰客游戏,多年来盛行于许多行业,其中尤以医药市场和图书市场格外突出。一种药品,厂家往往以十倍甚至百倍于成本的价格投入市场,再将其中的大部分作为折扣奉送给各级商家乃至医院有关人员,而额外承担这惊人的超额经济负担的,却是病人和家属。药价的畸高,是造成当今中国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最重要的社会病根之一。
同样,图书价格的畸高,也与销售中折扣的流行密切相关。人类进入电脑时代,多媒体、互联网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们阅读和求知的重要手段,时下图书市场的某种萎缩迹象,当然与知识和信息传播形式与渠道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变化有关,但图书价格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也是不能不说的原因。而在推高图书价格的暗潮中,经销折扣的过度攀升无疑是起了主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畸高的回扣,酿成了某些商品的畸高价格,不但恶化了市场环境,更使日益严重的腐败逆流呈现汹涌澎湃之势。从这个意义上看,商品回扣畸高其实已不止是一种商业现象,而是关系到市场能否规范、市场经济能否正常发展、百姓切身利益能否维护、社会和谐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了。有道是:
标称过千百元卖,书价折扣也胡来;惊天泡沫太离谱,伴生腐败更不该!
整治市场秩序,让诚信回归市场、回归人间,有关方面理应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等到弊端丛生难以根治时才惊叹干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