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人轶事岂可捏造?

2010-02-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写作应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把文章的作用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韩愈提倡“文以载道”,把文章看作传播思想、教化社会的工具。这是对写作的高标准的要求。除了名作家,一般作者的写作态度恐怕不可能那么严谨,但正派的作者写文章总得有个底线:至少应尊重事实,不能胡编乱造。

我读郑祖杰先生的《凡间拾得》,发现郑先生的写作态度就不够严肃认真。别的姑且不说,这里我只谈书中写到马寅初先生的几处,就与事实相距甚远。我是绍兴人,又是马寅初先生胞妹的孙女,父亲读中学、工作、成家都在杭州,甚至新房也布置在马老新买的小洋楼里,所以我对马家情况十分了解。

在《马寅初二三事》一文中,郑先生提到50年代初马老在嵊县县中的一次演讲。郑先生写道:“在马寅初演讲前,刘先生(县中副校长,名章新――作者注)作了简短介绍,还说他和马先生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同学。”马寅初先生生于1882年,刘章新先生生于1903年,两人相差21岁,马先生留学回国时,刘先生还是小学生,怎么可能是同学呢?这也虚构得太离谱了!

郑先生又说:“马先生的这次演讲,给同学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位姓沈的同学决心以马先生为榜样,把自己的名字改用马先生的名字叫沈寅初,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事业有成,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我所知,沈出生于1938年,为农历戊寅年,属虎;其父初得贵子,故为其取名为“寅初”。沈并无其他名字,街坊父老都知道。沈寅初在嵊中只读初中,1953年1月春季班毕业(校志可?),马老演讲是在1955年秋,两年前沈就离校了,怎么可能听马老的演讲呢?

与名人同学,当然是一种光荣,在这里,郑先生是替刘先生增光添彩了。名人的演讲影响了后辈,使他受了鼓舞而改名自励,并取得成功,这既颂扬了沈先生,又增添了马先生的魅力。郑先生也许确实是出于好心,才编造了这些故事的。但在下面这段话里,郑先生的编造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就令人很费思量了:

上世纪50年代初,我还在家乡读县中的时候,不仅聆听过马寅初先生的一次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即兴生动演讲,还与马先生的亲侄子是同学,同班又同桌。那年土改,家乡要评成分了,同学的父亲给兄长马寅初去了一封信,要求兄长给当时的县领导打个招呼,不要评他为上等成分,评个中农就行,这样于家于兄于本人都比较好。马先生没有直接给阿弟回信,却给县府去了一信,说舍弟成分的评定,一切应按政策办,本人无权过问,并请有关部门转告弟弟,结果马先生的阿弟,按政策评了个上等成分,后来那个马同学也因为家里成分不够好诸原因,终于中途辍学了,我至今不知他的境况。(第119页)

且让事实来说话吧。

第一,马寅初先生有五兄弟,而以他为最小,又哪来的弟弟呢?

第二,解放前夕,浦口马树记即今马寅初故居,男人都在外地工作,家中留下的二户,全是女人,其中一户是马老的胞妹,即我的祖母,村中年轻人叫她“小姑婆”。祖母成分小土地出租,于1951年移居城关镇与我们同住;另一户土改前就迁往上海儿子处了。郑先生的生花妙笔,却编出土改时马先生致信县领导,提出按政策给马家评成分的故事,想象力真也太丰富了!

第三,马寅初先生出生于1882年,到郑先生在县中读书的1953年是71岁,他的四个兄长当时应该都在73岁以上,他们的儿子至少也当已三四十岁了;当时年仅15岁的郑祖杰先生,居然与“马先生的亲侄子是同学”,而且“同班又同桌”,这真是天方夜谭了。就算马老的第三代,也只有马源中和我是1951年到1957年嵊县中学的学生,与郑先生是高一同届不同班。郑先生的那个“马同学”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郑先生真不愧为文坛高手,把故事编得这么有头有尾,不知底细的人,可能都会信以为真了。解剖他的内心世界,无非是为了炫耀自己对名人掌故的广见博闻,因为他说的这些荒诞的故事,都是“无人知道”的“第一手资料”,当然是非常“宝贵”的了。为了自我炫耀而歪曲历史人物,这是有亏文德的。郑先生书中还有些胡编乱造,为了抬高某一人而中伤了另一人,那就更是不可宽恕的恶行了。

  浙江省绍兴市 杨维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