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报所刊“《资治通鉴》的书名……(和作者)”两则,对读者甚有裨益,笔者意犹未尽,特补充如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进士出身,历仕仁、英、神哲宗四朝任馆阁校勘、翰林院学士兼侍读等职;宋熙宁三年(1070),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坚辞退居洛阳,专事著史15年,哲宗即
当时,北宋开国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疏自己一整套的治国主张(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被称为社稷之臣,神宗也感慨地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他30多岁时,已酝酿出《通鉴》的规模,神宗以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御笔题名为《资治通鉴》(此乃书名之出典),诚如其助手刘恕之子羲仲所说:“先人在书局,只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出君实笔削。”故《通鉴》的语言风格如出一人之手,浑然一体,毫无雕琢弥缝的痕迹,并将各种不同的说法和鉴别理由加以逐条说明,著成《通鉴考异》凡30卷,与《通鉴》一起奉上;由于其“抉择幽隐,校计毫厘”的严谨态度,大大增强了该著的可靠性、真实性;司马光在《进通鉴表》中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目力不足,继之以夜。”有人见其残稿堆积有两屋之多,皆蝇头小字,字字端谨;书成之后66岁的司马光,已是“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两年后即溘然而逝;其实,学界有口皆碑,后来明《太平御览》、清《四库全书》等都引用了该《通鉴》内容,它不仅为统治者提供“资治”的借鉴,也给全社会提供了某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