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我父亲任福州商会会长期间,曾在祖籍地傅竹村出资兴建了一座“李家祠堂”,历经
祠堂在我国民间、特别是乡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分为历史名人专祠与姓氏祠堂两种。前者是颂扬某位名人功绩的纪念性殿堂,本文涉及的主要是后者,它通常是按姓氏或宗族兴建。多少年来由祠堂兴建的历史、入祠人物的演变、祠堂的功能与活动等而衍生出来的祠堂文化,构成民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都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祠堂文化也在不断出新,这次回乡就看到一种可喜的现象。为了保持翻修一新的“李家祠堂”长久维护,乡亲们成立了“祠堂理事会”负责管理祠堂。现在的祠堂,不仅是同族乡亲逢年过节祭祀和聚会的“庙堂”,而且还成了村民文化消费的“公共会所”。例如村民可在祠堂有偿操办红白喜庆;祠堂大厅平时承包给人用作茶室、棋牌室等休闲场所;有时还在祠堂里举办科普、普法等图片展。据了解,邻近的福清乡村,那里的祠堂文化搞得更为出色。他们重视剔除祠堂中封建迷信的旧传统,努力在祠堂文化中注入现代科学的元素。例如挖掘祠堂历史,弘扬先人爱国爱乡的事迹;结合族规祖训,开展尊老爱幼、家和邻睦、勤劳守信的教育;有的还在祠堂设置“能人榜”、“成才榜”,用先进族人的事迹激励后人。还有的乡村,充分挖掘同族认同感这种资源,利用祠堂作为吸收海外族人回乡投资和兴办公益事业的平台。
在当前推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必要充分重视民间祠堂文化的引导和建设。在保持和发扬祠堂传统功能的同时,似可把它同科技、文艺、图书“三下乡”结合起来。有些乡村在有条件的祠堂里,设立阅览室、老人活动中心、农技课堂和村民论坛等文化场所,只要不变更祠堂的传统性质,并获得多数族人的赞同,都值得予以提倡。听说现在已成立有“祠堂文化研究会”,还办有《祠堂论坛》专门刊物,足见祠堂文化正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