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没有孔子,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

2010-07-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刘:“文革”期间,人们把孔子叫做孔老二。现在虽然不这么叫了,但对孔子的偏见还存在。前些天听一位研究现当代文学学者的报告,他就对于丹讲孔子大为不满,认为这是腐朽的东西,不应该再抬出来。我从网上和电视上也看到有人发表高论说:“姚明、章子怡比孔子伟大。”这种理论真是骇人听闻。

郭:作为年轻的一代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开始听到对孔子的各种批评了,一直到现在,批判的声音始终可以听到。但就我看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看过《论语》。他们的许多批判是经不起质疑的。

姚:这主要还是对孔子、对中国历史不了解。前些年批孔子的那种思维方法,有些人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做机械的理解。比如说孔子,他的出身是没落奴隶主阶级,他所代表的是奴隶制度,他在政治上反对改革,在制度上主张恢复周礼,在经济上反对新兴的富有者,在生活上强调奴隶阶级的情调,在阶级态度上看不起“小人”,在性别角色上歧视女性。这不就是纯粹的坏人吗?

刘: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这样的坏人,为什么当时竟然有三千人跟随他呢?他死后弟子们竟然为之服丧三年,还有的服丧六年。竟然一百余户人家在他的墓旁安了家,为他守墓。难道当时的人都没有认识到孔子的“反动本质”吗?还有二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他当作“圣人”,竟然没有人发现他是坑害百姓的“坏人”,这也太奇怪了。反回来说,历史上还有哪一个“好人”能让人如此膺服呢?

郭:真正的权威并不是官方意识的一味强加,而是一种历史的淘汰与知性的选择。人们对于一种真正权威的遵从,是被自觉地承认并接受的,既不是盲目的跟从,也不是奴性的服从。孔子成为圣人,他的学说成为权威学说,并不是古代哪位皇帝拍着脑门决定的,它有它的文化生态。它的存在,它的发展,它的辉煌,它的衰落,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历史生态中进行的,真正决定其价值意义的乃是这一文化生态的历史选择。

姚:看来他们接受的是一种观念,是一个“五四”以来即定的概念,而不是历史本身。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孔子是对中华民族贡献最大的人。他一生主要进行着三项活动。一是恢复礼乐文明制度,二是教学,三是整理文献。第一项活动失败了,可是后两项活动成功了。他教授有三千弟子,这等于开了一个“孔子学院”。这三千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战国学术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从文献提供的线索看,战国诸子百家,有相当多一批人都是七十子的弟子或再传、三传弟子。如墨家创始人墨子,本来是“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战国最早的法家代表人物吴起,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学生。法家最大的代表韩非,是大儒荀子的学生。道家一派的大师庄子,韩愈以为出自子夏一派,也有人认为出自颜回一脉,这也并非没有可能。人们常赞叹先秦百家争鸣创造了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可是假如没有孔子,这一页能否如此辉煌,就很难说了。

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宋朝人唐庚在蜀道馆舍墙壁上发现的一句诗,作者无考,却很生动地说明了孔子的地位。柳诒徵先生也曾说过,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

姚:就从整理文献的角度说,他整理的“五经”,代表的是尧舜以来的华夏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到周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礼乐文明”这种高级的文明形态,使周代社会表现出了盛世气象。孔子曾赞叹周代的文明制度说:“郁郁乎文哉!”孔子整理“五经”,反映了他的盛世情怀,对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孔子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建立这个经典文化体系了。“五经”经典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这个经典体系对于中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郭:《四库全书总目》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所谓正是非,就是价值判断。而“经”是可以“正天下之是非”的,也就是说,“经”具有普遍的价值导向意义。

姚:以前我们也曾谈到过这一点,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文化能够延续到今天的只有中国。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中国有这个经典文化体系。

刘:可惜这一点能够理解的人太少了。前几天我从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何以生生不息》的文章。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中国文化没有像其它三个文明古国文化那样中断,是因为中国文化“具有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历史先进性”。文章分析得很细,可是忽略了孔子建立的经典文化体系的决定性因素。把文化的“生生不息”,归结到文化的“历史先进性”上,这很难说服人。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哪一个在当时不是具有“历史先进性”的?在人类历史上先进文明被落后的野蛮民族毁灭的例子并不少,像罗马文明不也是毁灭在了落后的蛮族之手吗?

郭:其实,华夏民族的历史演进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劫难重重,不断遭遇各种冲击和挑战。我想起了顾炎武关于与“亡国与亡天下”的思辨,后来的国粹派也认为,改朝易朔,不过是帝王一家之事,而礼俗政教的消亡,则意味着天下之亡。礼俗政教都是从学术中生发出来的,所以,他们认为,“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的国学理解中,经学始终是根柢所在,是国学的核心。

姚:在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河姆渡文化、磁山文化、三星堆文化,可以说在当时都具有“历史先进性”,现在看都是被毁灭的文明。当然一种落后的文明被淘汰,这是很可能的。但文明能不能延续,很难说与“先进性”有多大关系。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能获得延续,最根本的还在于这几部经书的作用。

刘:元朝郝经曾说过一句经典性的语言:“能行中国之道者,则能为中国之主”。“中国之道”就是指五经所承载的中国文化之道。不管哪个民族入主中原,只有首先接受这个文化体系,中原人才能接受他。像鲜卑、蒙古、满族等在中原建立下政权,都走的是这条路。这些民族接受了“中国之道”,自己的文化却走向消失,作为某些元素融入到了中国文化系统中。最后的结果是,汉族政权虽然灭亡了,可是汉族没有亡,反而在民族融合中更加强大了。在一定意义上讲,汉族不是血统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郭:所谓夷夏之间的真正区别乃是文化层面上的雅、俗之分,而作为行为标志的是传统“礼仪”的是否遵守,藏于其后的就是“道”的能否遵循,亦即经学所承载的人文价值观的能否接受。

姚:这从《春秋》中也可以看出来。“夷夏之辨”在《春秋》中就很突出了,但有一点很值得注意,夷狄用中国之礼,便被视为中国之人;相反若用夷狄之礼,则便被视为夷狄。所以韩愈《原道》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显然夷、夏之分主要在文化上,而不是血统。像隋唐时期从中亚来到中原的十多个小国,后来大多都变成了汉姓融入了汉族中,如何国的人姓了何,史国的人姓了史,米国的人姓了米。有一位告诉我,他档案中填自己是汉族,其实是满族。是在清民易代之际为了逃避追杀改的。像这样的情况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汉族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就是因为他在文化上融合了诸多的民族,他是世界上血统最混杂的民族。

刘:这样看来,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历久不断,中华民族能够成就其大,都离不开孔子。可以说,没有孔子,没有孔子建立的这个经典文化体系,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

郭:可以说,不读《论语》,不知孔子之伟大,不读中国历史,不知孔子学说之博大精深,不懂中国文化,不知孔子精神之万古常新。

姚:孔子几千年来,就是中国人的精神领袖,他对民族团结起到了很大的凝聚作用。在中国大陆生活的人感觉不到,在海外的华人则会觉得孔子是他们的精神靠山,没有了孔子,他们的底气、自尊心都会大打折扣。因为有孔子,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才使他们能够自豪地站在外国人面前说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