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聚焦“媒体批评”

专家聚谈
2001-05-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何谓媒体批评

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这里所说的“媒体”,用以指以普通大众为传播对象的印刷文字读物(报纸、各种流行时尚杂志)、电视和互联网等。从理论上来说,学术话语当然也依托媒体存在,学术刊物也属媒体之列。但习惯用法并不把学术刊物与通常所指的媒体相提并论。学术性刊物与大众媒体确实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在专业领域的有限范围内传播,后者是在社会各个阶层区域流行。所谓“媒体批评”,主要是指发表在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的那些短小精悍的批评文字。

静矣(《北京日报》):“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的所谓载体不同,实质上就是它们的受众面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各自的“定位”不同。前者的载体是大众传媒,它允许受众对它所发布的信息不具有“专业储备”;后者的载体则是专业媒体,主要包括专业性的报刊、网站等,它要求其受众必须具备进入这种话语空间、知识体系及操作规范的文化储备和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学院批评的受众应当是一些专业人士或有专业素养和兴趣的人,这种人在任何地方都是少数。由此,就决定了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在文字风格、深度、功能、知识背景等几个方面的本质不同。

李敬泽(《人民文学》杂志社):“媒体批评”是庞杂的现实,它所牵连的人群和利益远比传统的“学院派批评”更繁多、更复杂。

媒体批评的当下特征

崔红楠(51Tob网):都市的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陷入“网”中了。网络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无论是世界名著也好,网络文学也罢,都可以拿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网络上的大众文学趣味的形成也就非常复杂、多元。

陈晓明:现在,人们在崇尚媒体的惊人扩张速度时,也慨叹一些媒体学术批评的没落。这种媒体批评的主导趋势不再是强化学术品质和理论含量,而是变成一些消息、奇闻和事件。一些文学刊物和学术刊物吃不住劲,也开始模仿流行小报的版式、文体和传播方式。它们的批评变成了制造事端的工具,变成了现场的记录者,变成了流行的快餐。一些文学类刊物正在努力把自己变成街头小报,热衷于制造一些无聊的骂阵,似乎不骂就不叫文学批评。

提示性的结论

静矣:学院派批评家认为一些媒体批评“肤浅片面”,因此“容易误导读者,不具备对文化艺术现象发言的资格”;大众传媒中人认为学院批评“枯燥温吞”,因此“不但老百姓看不懂,而且很无趣”。作出这种判断的原因有二:一是可能由于发表空间错位,或以自身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对方;二是的确有不少很不称职的“媒体批评”和“学院批评”,即使完全从本专业的“质量标准”来衡量,也是如此。这后一种情况,最值得考虑。

“媒体批评”的功能就在于向大众传播某位记者(他往往代表他所在的媒体)对某一文化或艺术现象的即时性判断与分析,它的风格是直截了当和简明扼要的,如某某话剧最近上演,好,还是不好;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有无出新之处,“新”在什么地方;同时还需将该作品在艺术上的“深奥”之处转换成“浅显”的语言,以延伸读者(观众)的理解力。而媒体批评能否称职,除了取决于媒体从业者的文化判断力和表达力以外,更取决于他的“诚实和忠直”的程度,后者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前者。值得注意的是,当下的一些媒体与一些文化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或曰“交易”的关系:这些单位或个人给媒体记者付费,而媒体记者则在自己的媒体上发表热烈的“批评”以造声势。这种利益驱动下的“媒体受贿”,恐怕是当下一些媒体批评丧失公正性与真实性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即便如此,为什么大众宁可看让他们多次上当的一些“媒体批评”,也不愿去阅读看起来相当纯粹的“学院批评”呢?有时大众媒体上也会登一些学院批评家的学院式批评的,但是它们的读者就是少。最重要的缘故当然是“文字风格”,是受众的惰性。但是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批评家也有靠不住的”,他们同样会对一部三流的作品献上一流的谀辞,只不过他们的言说要比上述意义上的“媒体批评”庄严、正经得多。

陈晓明:并不是说文学批评不能针贬时弊,不能尖锐严格直接地批评那些不合理的现象。恰恰相反,尖锐犀利理应是文学批评应当具有的基本风格,但尖锐犀利不是胡说八道,不是任意地表达恶意。文学批评总应该回到具体的事实,回到具体的作品,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摆事实、讲道理这是对中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文学批评总应该有一些学术含量,总要有个人的独立见解。现在的实际情形是,一些人为一种急躁情绪所支配,心情恶劣,根本没有耐心平心静气地读作品,或者认真思考一些现象。实际上,当代文学乃至于当代文化需要文学批评保持理论和艺术的敏感性,去阐发那些有创新可能的新生事物。真正的自由体现在思想空间的拓展,认知方式的多样,精神胸怀的宽广。

作为一项新起的事物,互联网无疑有着极多的好处和无限远大的前景,但目前,它确实给人们的表达方式带来某些负面作用。不看到这些负面作用,不自觉地纠正这些偏颇,互联网在不久的将来就不会是自由表达的天堂,而只能是语言的垃圾场。
(《南方文坛》供稿,一丁整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