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北大学发现已知最古老的尾索动物“长江海鞘”

我早期生命科学研究获重大进展
2001-05-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西安5月25日电(通讯员田明纲记者杨永林)5月24日出版的英国《Nature(自然)》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人在早期生命演化史上的又一突破性研究成果——发现已知最古老的尾索动物“长江海鞘”,这枚化石与他早先发现的半索动物“云南虫”、头索动物“华夏鳗”、后口类“西大动物”、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一起,论证了普通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过渡的各种中间类型,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早期生命演化谱系,为研究脊椎动物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这枚已知唯一确证的早寒武纪海鞘标本,是由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99年在我国昆明市海口地区距今5.3亿年前的筇竹寺组地层中发现的。该标本为海洋特定环境下的“泥暴”快速活埋,使其软躯体构造得以精美保存。长约一英寸的身体与现生海鞘动物Styele(斯黛娜)极为相似,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构成动物主体的“萼杯”,下部是支撑这一“萼杯”的粗茎。整个身体全部包裹在一个结实的被囊之内。“长江海鞘”有两个构造特别有意义。一个是在出水管下方保存着与现生海鞘动物最后一期变态幼体极为相似的“尾巴”残留构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不知道这类像珊瑚虫一样生活着的海鞘到底属于哪一类动物。后来,人们发现它在幼年阶段能像蝌蚪一样积极游泳,而且在其“蝌蚪尾巴状”的后体中存在着与头索动物文昌鱼极为相似的脊索和神经索构造,才真正认识到它的真面目竟是一类变态的脊索动物。另一个更有意义的特征构造是位于进水管顶部成排的丝状构造,它与现生帚虫动物的触手冠十分相似,如果将来的化石发掘能进一步证实,这种构造确系其原始祖先“退化”或“残留”触手冠构造的话,那么我们离难题彻底解决不会太远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