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丹青妙笔绘蓝图

2001-05-26 来源:光明日报 刘晶华 沈 季 卜立平 祖束恺 我有话说


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五校合并而成的新的吉林大学宣告成立。至此,一所具有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展现在世人面前;吉林大学揭开了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在教育部和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九五”期间,原五校中有两所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立项的高校,即原吉林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并分别于1998年5月和1997年12月开始进行“211工程”在“九五”期间的建设。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原吉林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总体目标确定的各个重点学科和公共服务体系子项目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相关学科领域教学、科研条件明显改善,教学、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一批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接连涌现,不仅快速提升了各自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也推动了新吉林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

原吉林大学“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前后,把吉林大学建设成一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等方面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部分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在“九五”期间的建设目标是: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吉林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总体办学水平居于全国重点大学先进行列,部分学科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高素质专门人才,解决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之一,为到21世纪初把吉林大学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的总投资为1.29亿元人民币。

原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是: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吉林工业大学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得到明显提高,重点建设学科的主要方面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汽车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成为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培养高层次人才、解决国民经济建设重大问题基地之一。为到21世纪初把原吉林工业大学建成国内先进、具有国际影响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在“九五”期间的建设目标是:到2000年,使吉林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重点建设的学科与学科群,有的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有的争取达到国家重点学科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学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实现2010年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理工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原吉林工业大学在“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的总投资为2.1亿元人民币。

目标已经确定,方向已经把握。在迎接新的世纪到来之际,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独辟蹊径,上下求索,以其各自的学科特色赢得了世人的瞩目,也迎来了今日的辉煌。

学科建设日新月异

“九五”期间,原吉林大学经过“211工程”在“九五”期间的投资建设,理论化学及催化剂等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高压等极端条件物理与超硬多功能新材料,无机合成化学与材料化学,符号、数值计算与知识工程及光电子与光学5个重点学科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历史与社会发展学科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理论化学及催化剂等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研究中,通过“211工程”建设,使物理化学学科实力大大增强,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理论化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上,唐敖庆院士提出了碳原子簇和硼原子簇互为共轭多面体的新概念,这一理论早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Lip scom b,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上,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6篇,总引用次数达250多次,唐敖庆院士1998年国际论文被引用数居全国个人排位第7名,其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非线性高分子聚合反应理论及其应用是在发展高分子统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完整的高分子固化理论,其研究成果获2000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高压等极端条件物理与超硬多功能材料重点学科方面,主要对高压下物质的结构相变和物理性质的研究、高温下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合成、超硬与多功能薄膜的制备和应用、纳米材料、高压技术在生物等交叉学科中的应用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优异成果、有的成果已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化,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863”项目优秀成果奖1项。

无机合成化学与材料化学重点学科已建成一个无机化学与材料化学教学、科研中心,促进了无机合成化学这一化学核心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化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融合并产生了新的学科增长点。该学科在微孔及介孔晶体材料、水热合成、溶剂热合成,新型簇合物与配合物合成、材料的复合与组装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自己的特色。该学科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该学科1人为973项目首席专家,已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实验室。日前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符号、数值计算与知识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上,形成比较完善和富有活力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体系,理论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取得了“多媒体玉米生产智能系统MISM—AP”、“co sa国产系统软件平台”、“工作站负责平衡软件ilb o t”等研究成果,并获省部级奖励17项。

光电子学与光学重点学科加强了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室条件和量子光学实验室的建设。在PIC、OEICZH中的物理、技术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光电子及其集成器件的测试分析新方法、新技术和量子光学中的原子相干效应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6项。在国际上首先实现了无返转光放大试验,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论文被多次引用《SIC》单篇论文引用次数1996年全国排名第三,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东北亚区域经济、历史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群建设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成立了东北亚研究中心和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并分别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立了东北亚信息文献中心、东北亚考古与历史实验室,实现了管理、资料、信息的网络化。对21世纪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合作方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东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我国东北亚研究的中心,国家制定东北亚政策和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有权威的咨询机构,整体实力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向党中央、国务院等有关单位、部门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咨询报告。“九五”期间,共有18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仅在2000年,就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119篇,咨询报告15篇。

经过几年的投资建设,原吉林工业大学以国家重点学科汽车、农机为龙头,不断发展公路运输管理工程、内燃机学科及工程装备与技术学科群,涌现出一批“211工程”标志性成果。

国内同类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汽车设计制造,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果。汽车电控自动变速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夏利、别克、IVECO等汽车上,为实现我国汽车操纵自动化,提高国产轿车的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利用汽车动态仿真技术研制出了我国首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驾驶模拟器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轮胎动态模型和轮胎动态试验系统,建立了多种研究模型。在提高人—车—环境闭环系统的安全、舒适、低公害、节能等整体效益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模拟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了比国外同类技术的动态显式算法更高精度的应用场和成形缺陷模拟结果。该技术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AE软件系统KMAS为国内一汽、北汽福田、北京吉普、沈阳金杯等多家汽车厂及模具公司解决了关键性的复杂模具设计校核与成形分析问题,为企业带来了6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高性能变质铸造合金钢强韧性研究。为解决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学科博士撰写的论文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国内同类学科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农机工程学科,在地面机械仿生理论与技术、拖拉机系统动态分析与控制、农业机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与装备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地面机械仿生理论与仿生技术研究成果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仿生脱附减阻技术已在农业机械、铲运机械、煤矿机械等地面机械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玉米、大豆精密播种及秸杆还田机具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发出2BS—2型玉米精密播种机等七种机具,成功地解决了东北地区玉米、大豆精密播种问题。推广使用面积为70.15万亩,实现经济效益3061.3万元。

公路运输管理工程学科建成了车辆诱导、通信与卫星定位系统、动态交通流数据采集与模拟系统、交通环境监测系统和车辆智能化诊断系统。具备了对交通污染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开发研究国内先进的车辆不解体诊断技术的实验能力。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的应用软件,已在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美哥伦比亚、越南以及中国的西南五省、湖北、广东、吉林、辽宁等十几个省市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公路水运交通运输网络技术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大规模交通调查中异常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问题,还创造性设计了符合吉林省特点的“三横四纵”公路网建设方案。成功地应用于长平、长吉、长伊高速公路,成为交通部的示范工程在全国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模型和方法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智能运输系统研究项目,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实施交通流诱导系统产业化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示范作用。

内燃机学科已经具备了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1999年与一汽集团、南汽集团、玉柴集团等企业共同承担了6项国家“九五”攻关项目,承担了国家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部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999年与一汽大柴联合成立了“一汽大柴——吉林工大车用柴油机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在国家科技部组织的“清洁汽车行动”项目中,承担了气体燃料发动机技术的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车用柴油机排放控制,车用发动机电控技校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学科为提高我国汽车发动机新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程装备与技术学科群是由带头学科工程机械、骨干学科矿山机械、流体传动与控制和相关学科金属热处理、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以及基础学科计算力学等组成,覆盖了2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

在工程装备新材料开发研究与应用项目中,铝基自润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车用新型铸铝合金与铝合金强化技术对国内压铸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应用成果为国家创利税7000余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装备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实现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向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渡,厂校联合承担了总投资为7000万元的国家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大吨位沥青混凝土搅拌成套设备产业化”建设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工程装备的液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方面,建成了具有激光流场测量功能的液力传动试验台和电控液压试验系统,从根本上为国家工程车辆的动力性与经济性研究提供了一流的试验研究手段,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工程装备机电一体化与智能化研究完成了国家“863”项目“ZL50G机器人化装载机”的研制,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共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原吉林大学通过“211工程”建设,在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重点建设了中心实验室、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科学文献图书中心、公共基础实验室等4个项目,有力地推进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提高了学校现代化教学水平,优化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运行环境。

中心实验室装备了一批在无机和有机物成分分析、结构分析、复杂物分离提纯、材料的构成及各种物理化学基本参数、性能测试等方面具有先进水平的测试仪器,使其成为覆盖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分析测试中心。

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已建成了一个覆盖全校、连接方便灵活、速度高、技术较为成熟、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主干网。实现了部分办公、科研、教学单位互连,1600多个学生寝室连上了校园网,电子化图书馆、网络教学正常运行。

科学文献图书中心联合东北地区高校图书馆,提供多种文献载体服务功能,实现公共查询、文献传递、联合编目等功能,初步建成了东北地区文献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该中心于1998年被国家计委批准为CALIS东北地区中心,引进了美国SIRSI公司的图书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使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发生质的飞跃。

公共基础实验室加强了公共化学、公共物理、基础生物和生物化学、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基础教学实验室,购置了一批高水平的仪器设备,为提高学生基础实验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211工程”在“九五”期间的投资建设,原吉林工业大学的校园网、电子化图书馆及教育基础工程项目已初见成效,初步具备信息高速和信息资源共享的系统与网络,能迅速获取国内外教育、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以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优质的住处服务保障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

校园网工程早在1995年就正式启动,首先建成了网络中心,对外发布吉林工业大学主页,并加入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1996年建成了网络培训中心,并实现了部分办公单位互联;1998年底,采用“155MATM技术结合三层交换技术”,建成了一个覆盖校园全部办公单位和学生寝室的校园网,为电子化图书馆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到2000年已经完成了骨干网络升级和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电子化图书馆已建成了自动化网络服务子系统,建立了约15万余种近66万册“馆藏图书书目数据库”,800余种“馆藏期刊刊名数据库”,建成了光盘文献服务子系统。引进了《中国期刊网》原文数据库,购入了部分光盘版出版物,建成了多媒体文献服务子系统。使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实现了计算机化、网络化,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数量,改变了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也更加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同时提高了馆员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目前收集和建设的资源在校园网和图书馆多媒体阅览室已提供使用。

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原吉林工业大学根据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过程的需要,重点建设了10个包括基础课群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中心、机械基础实验中心、国际语言交流能力环境、现代管理模拟实验室、人文教育综合环境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公共实验室以及工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基地,达到了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础实验室教学提供了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支持平台。

“211工程”建设期间,原吉林工业大学重点建设了现代化工程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实习基地和电子技术实习基地。新增实验205项,更新实验29项。更新、完善了CAD工作站、EDA实验室,增加了数控加工设备组套数,使原吉林工业大学的实习装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接近国内一流水平。

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原吉林大学通过“211工程”重点建设,整体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为实现学校的总体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上,原吉林大学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学生除主修学科基础课程外,鼓励跨专业、跨院系选修课程;不断改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使用现代教学科学技术,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远程教学教室;注重教学质量,完善学分管理制度。“九五”期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12项。学校适当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培养层次结构,增加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比例。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3805人,其中研究生3323人,占总人数的24%,博士生达到747人,比1996年增长88.2%,全面实现了“九五”期间的建设目标。

在文理科研上,“九五”期间,原吉林大学科研能力得到很大增强,科研经费迅速增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承担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67项,其中国家重大项目20项,被SCI、EI、ISTP收录的科技论文数也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SIC》收录的论文数和引文数连续保持在全国前10名;理科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1项,其中国家级5项。“九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科研项目318项,其中国家、部级重点和重大项目27项,出版学术著作517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941篇,提交咨询报告441份。获得国家、部省级优秀成果奖73项。在这些科研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在省内、国内甚至国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原吉林大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优秀学术骨干,从中选拔120人作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进行培养。到2000年,全校共有教师1448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教授416人,博士生导师177人,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7人,生师比由1996年的9:1提高到15:1。

“九五”期间,原吉林大学利用“211工程”建设资金和自筹资金1.2亿元,购置了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研条件大为改善。学校完成了总投资为5300万元的与“211工程”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1.7万平方米的设施完备的文科实验楼和8400平方米装备良好的外语教学楼,还自筹资金完成了逸夫教学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等基建任务。

原吉林工业大学经过“211工程”的建设,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明显提高。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及国际合作方面已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

在人才培养方面,原吉林工业大学按照适度扩大总量、调整层次结构、着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思路,继续发展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围绕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逐步建立先进的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德育体系。

在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同时,原吉林工业大学作出了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的决策,到2000年在校的本科生为10823人,研究生为1707人,其中博士生356人,与1996年相比,本科生增加55%,研究生增加113%,其中博士生增加76%。

在科学研究方面,“九五”期间,原吉林工业大学在承担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及重点项目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科研经费逐年增加,科研能力与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科研经费由1996年的4716万元提高到2000年的7421.5万元;一批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收入SCI、EI、ISTP论文数量由1996年的56篇增至2000年的124篇。基地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组建了“轿车车型开发中心”、“吉林省汽车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汽车覆盖件成形技术研究所”、“CATIA技术培训中心”等一批设备精良、手段先进的科研基地。与上汽总公司合作共建了“汽车仿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汽车传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原吉林工业大学本着优化队伍结构,长远和适度发展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依据“211工程”总体规划,初步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相对合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达50.2%,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1.4%,生师比由1996年的9:1提高到12.5:1。

原吉林工业大学着重加强了与重点学科建设相配套的条件建设。“211工程”重点建设的4个学科和一个学科群,已投资7956万元购置了学科建设所需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8891万元增至21930万元,增长了147%,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科研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汽车、交通实验中心、农机工程中心、智能化教学楼、风雨操场以及宽敞明亮的教室、学生宿舍已在校园中拔地而起,成为吉林工业大学校园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纵观吉林大学(原吉林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211工程”在“九五”期间的建设成就,新的吉林大学师生为之鼓舞,为之振奋。合校一年来,吉林大学不断以重拳出击,并以其雄厚的综合实力正一步步走向融合,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吉林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在15000余人的教职工当中,教师就有5000余人,两院院士1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1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3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25人,教授1000余人。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重点学科34个,有本科专业137个,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40000余人。吉林大学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9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5个。现有博士生、硕士生6700余人。在2001届8800多名毕业生中,有1300多名硕士生占有127个专业,6200多名本科生占有110多个专业,1300名专科生占有27个专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一次性签约率达60%。

经过学科整合、院系调整,吉林大学设立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白求恩医学、公共教学等8大学部,成立了29个学院及4个附属医院、4个教学中心。这些都成为吉林大学走向实质性融合的重要标志。

“把吉林大学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吉林大学的殷切期望。我们相信,经过“211工程”建设的洗礼,吉林大学定会跻身世界著名大学之列。这艘高校航空母舰将扬帆远航,迎接新世纪的辉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