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心的前身是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有关指示精神建立的外国问题研究所,现在是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在亚洲地区最有影响的比较教育研究机构之一,在国际比较教育界亦有广泛影响。主要研究教育制度与教改对策、当代外国教育理论与思想、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等。下设比较基础教育研究室、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室、比较教育思想与理论研究室、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室,现有专职教授6人,副教授9人。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比较教育学会理事长顾明远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并领衔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世界教育大事典》、《世界教育大系》等,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该所致力于人类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及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的科学研究,先后承担有“六五”、“七五”、“九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卫生部“八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霍英东高校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专项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项目,以及多项其他项目,获科研经费逾千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著近千种,获各类奖项百余项。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1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教育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1999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学习与认知科学”实验室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该中心的前身是1953年建立的全国第一个文艺理论教研室。在著名文艺理论家黄药眠指导下,制定全国第一个文学概论教学大纲,开设第一个研究生班,为我国的文艺学建设开创了先河。1983年又成为全国第一个文艺学博士点。1987年以来,全体成员在童庆炳教授率领下以“团队精神”锐意创新,组织“四大战役”:一是完成国家教委项目,其成果《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较大影响;二是完成国家“七五”规划重点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出版系列著作15部,引起学界瞩目;三是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被国内高校广泛采用;四是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从1985至2000年15年间,先后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33项,获得科研基金120余万元,出版著作40余部。
该中心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三大传统学科———民俗学、传统语言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综合而成,下设民俗、语言文字、文物典籍、中文信息处理四个研究室。其宗旨是:在不失三大学科原有研究特色的基础上,从研究课题内容和方法、培养人才知识结构的改善、学科领域的拓宽三个方面,发挥学科综合与交叉的优势,努力实现学术研究的高规格、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心还承担全面整理钟敬文、启功两位先生的学术成果的任务。中心成立一年来,成功地举办了“启功《古代字体论稿》及字体问题研讨会”,将原有的汉字构形研究,拓宽为字型与字体的综合研究;组织多学科的学者,从碑刻文献、社会民俗等多元的角度,共同完成了中法合作项目“山陕地区水碑与水资源管理研究”,并召开了“中日民间叙事文学情节类型专题研讨会”,真正实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该中心的学术宗旨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价值现象,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探讨文化问题。下设价值理论研究室、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室、社会发展与文化管理研究室、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室。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1人,兼职研究人员8人。自1996年以来,专兼职研究人员共承担课题17项,出版著作44部,发表论文363篇,获得10项省部级以上奖励。目前,研究中心承担了“文化冲突背景下我国应有的主导价值观念”和“价值观教育与文化建设”两个重大课题。近期将开展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调查研究,准备每年发布一份《中国人价值倾向年度报告》,此外,还将开展中外价值观比较、文化冲突与文化安全等问题的研究。
该中心肇始于1961年白寿彝教授主持的中国史学史编写组,具有长久的学术渊源和厚重的学术沉淀。现有史学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西方史学与中西史学比较研究等方向和相应的子机构,至今已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其学术特点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史学史与史学理论相结合、断代与通论相结合,重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重视史学工作的现实意义的研究、重视学风建设。中心的中长期计划是同全国史学工作者一道,为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历史哲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