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5月31日电就药品销售中的不正之风,记者约请了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分专家进行座谈。他们一致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
他们说,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由国家财政养着。后来,以药养医政策的提出,开始把医院推向市场。那时,利润分配按毛利率计算,企业可占六至七成,流通领域二至三成,医院占一成左右。现在完全倒过来了。药品从患者那里拿到的利润,企业只占毛利率的一成左右,医院达到六至七成。他们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地盲目发展制药厂,造成药品供大于求,于是企业相互压价竞争。二是经营药品有利可图,各类医药经营企业一哄而上,目前全国医药批发企业达到1.6万多家,零售企业11.5万多家。众多经销商也在压低利润相互竞争,最终把利润让给了医院甚至医生。三是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不平等竞争,国内企业生产的常用药虽然物美价廉,但在医院和医生那里没有回扣或者很低,而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生产的药不受价格限制,他们有大量的利润用于广告宣传和各种形式的公关,还有的以资助科研经费和出国考察等形式拉关系。
从医院本身讲,医疗条件要改善,设备要更新,职工工资要提高,而财政投入不足,又是以药养医,从医院自身利益考虑,自然要选用利润高的药。这就无形中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公费医疗则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专家指出,应该尽快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把医院分成赢利和非赢利两种,非赢利医院实行补偿机制,由保险公司负责监督,赢利医院放开经营。值得注意的是,药品销售中的不正之风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大医院,只要国家管好、管严这些医院,其他医院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