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版编辑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中关村街道残联的表扬信,信中叙述了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超临界技术组的姚渭溪教授如何帮助一位精神病患者从一个无人敢要的病人到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实验员的事实。一个科研机构怎么能接受精神病患者?怎么使病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的?姚教授为什么敢于大胆接受一位普通单位都不愿接受的精神病人呢?带着这些困惑,记者走近了姚教授———
“我不是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我和韩某是一种互相需要的关系。”姚教授的话朴实而坦诚,“接受韩某确实有一定的风险,我是在较为详细地了解了韩某的情况,认为他确实可以在工作上帮助我后才决定接受他的,而且还有一个月的试用期。”
韩某原是一位北京大学的专科生,后因为在精神上受了刺激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的他很少再犯病。韩某的家里还有一位残疾的哥哥,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母亲每月那点退休费。但是,就业市场对他这样一位患过精神病的人并不友好,屡屡碰壁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韩某具有较好的文化基础,他在精神上的病情并不是很严重,另一方面,像韩某这种青年与一般健康的人比较,更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因而工作起来更认真,更仔细。我们研究所虽然以从事高科技的研究工作为主,但同样有一些操作性强而难度又不大的工作,我觉得韩某完全可以胜任。”姚教授的话没说错,从刚刚进来时的只做一些搬运氧气瓶、打扫卫生的工作到现在可以自己带学生做实验,短短的一年内,韩某的进步是惊人的。虽然姚教授一再强调这些进步是韩某自己努力得来的,但姚教授为他细心营造的一个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以及因材施教的培养对韩某的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最担心的就是韩某在工作时犯病,这不仅会造成整个实验的失败,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在场人员的安全。为了预防这一点,在工作中我尽量减少他的精神压力,使其工作时尽量保持放松与愉快的心态。”姚教授在辅导韩某做每一项工作时,都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一次韩某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试管,他非常紧张地向姚教授道歉,姚教授安慰他:“没关系,我有时也会打破的,我人老眼花还不如你呢。”
为了不让韩某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姚教授一直保守着韩某有过精神病的秘密,单位里只有姚教授知道他的病情。“刚到我们研究组时,我让学生们称他韩师傅,现在能帮助带学生了,自然就成了韩老师了。”
除了工作时的平等与放松,还必须让他感到,他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过春节时,单位正式职工聚餐,而韩某作为编外人员无法参加。为了不让他受冷落,姚教授特地买了一些水果送给他。韩某当时很感动。在这样一个温暖的集体里,韩某感到心情非常愉快。
帮助残疾人的最终目的还是让他能够自立、自强。姚教授认为长期从事简单的机械工作是不利于韩某的发展的,于是他根据韩某的实际情况开始给他制定学习计划。因为韩某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他就教韩某如何查找英文资料;因为韩某的有些工作需要长期等待,他就鼓励韩某在工作间歇学习电脑……就这样,在姚教授的关心与鼓励下,韩某终于可以自己带学生了!
“从自卑到自信的逐渐建立,这是我帮助韩某的目的。而同时,韩某也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残疾人也有他的社会价值所在,在有些方面甚至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这些正常人,我们的社会,应该认识到他们的价值,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为他们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去做这些事并不难,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看你是否以一个关怀的心态去看待残疾人,尤其是有心理残疾的人。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