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做好党史工作

胡锦涛在会见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代表时强调
2001-07-01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暨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表彰会和全国党史系统纪念建党80周年学术讨论会,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尉健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曾庆红会见了出席会议的代表。

胡锦涛在会见代表时发表了讲话。他首先代表党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党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一笔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于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胡锦涛说,多年来,全国党史部门广大党史工作者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从事党史工作的同志,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一定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做好党史的征编、研究、教育、宣传工作,更好地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胡锦涛强调,在党史工作中,要注重搞好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为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提供历史借鉴;二是要把党史研究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党的认识,牢固树立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是要把党史研究与探索世界政党兴衰成败的规律结合起来,从中汲取有益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的经验教训。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党史工作,经常给党史工作部门出题目、交任务,并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党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会见结束后,曾庆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隆重热烈地庆祝建党80周年,形成了群众性的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的浓厚氛围,党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广大党史工作者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和江泽民同志即将发表的“七一”讲话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党史工作的新局面。

曾庆红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党史工作取得的明显成绩后,提出了五点希望: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史工作,认真研究、总结和宣传好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历史经验,用以指导和推动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党史工作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思路,把党史研究从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重点转到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重点上来,把潜心研究历史与密切关注现实结合起来,既重视研究,又注重宣传,既注重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也注重理论概括和分析,努力把党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坚持一切从历史实际出发,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科学总结和宣传党的历史,使党史研究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三要在大力弘扬党史工作好传统、好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紧跟时代发展进步潮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课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在党史征集、研究、教育和宣传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中,都贯穿党性观念、服务观念、精品观念、效益观念,使党史工作经受新考验,迎接新挑战,不断增强生机和活力。四要大力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党史工作者的思想理论素质,

进一步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把讲政治贯彻于党史工作的各个方面,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抓好中青年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使他们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尽快成长起来。五要坚持和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党史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安排、来加强、来推进,充分发挥党史部门的作用,组织他们参与党的中心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要热情关心党史工作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营造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中央党史研究室要加强对地方党史部门的业务指导,进一步加强宏观协调。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党委党史研究室(办)负责同志等,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单位代表、先进工作者和学术讨论会入选论文作者共280多人。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主持今天的会议,并作了工作报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