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于2000年5月27日合并组建,直属教育部管理。原武汉工业大学于1996年11月正式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1997年9月正式通过了《武汉工业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立项审核,1997年12月原国家建材局批复同意立项建设,并于2001年2月13日正式通过国家计委的项目审批。
“九五”期间“211工程”建设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学校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增强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为实现21世纪学校发展目标,把学校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点学科建设是“211工程”建设的龙头。学校按照“发展优势学科、建设主干学科、加强基础学科、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指导思想,加强了学科建设。“211工程”实施以来,学校对学科结构进行了重要调整,原有学科经过调整、拓宽,增添了新的内容,保持了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增强了一批新的学科或学科增长点的实力。
原武汉工业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非金属矿产资源工程与环境工程两个学科中的六个建设项目,即硅酸盐建筑材料工程理论与关键技术、生态建筑材料、材料复合新技术、生物医学材料、智能材料与结构、非金属矿产资源工程与环境工程。通过五年的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发展,已获得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点,尤其在环境协调性建筑功能材料、原位复合技术、梯度复合技术、分子与纳米技术、生物无机材料、生物复合材料、诊断智能材料与结构、自适应智能材料与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非金属矿产资源工程与环境工程,在艰苦行业背景下,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重点建设的矿物加工工程已取得博士学位授权资格,其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学科的建设,支持和带动了学校相关学科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重点的优势带头学科,以资源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与建筑、机电工程与自动化、管理与经济学科为重点的主干学科,以生物医学材料为重点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和以光纤传感技术、通信工程为重点的信息工程学科组成的新兴交叉学科,以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和应用力学为重点的基础学科的学科群。目前,学校共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5个博士点、51个硕士点;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部分学科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的一流人才是“211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培养、知识结构改善、加强创新性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等问题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如: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和计算机校园网的建立和运行,以及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基地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学校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实行重点课程与系列课程建设并举的原则,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本科生课程体系;进一步尝试并完善学分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选课制、主辅修制、考教分离制、重修制等,多方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专业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制定并实施了新版教学计划,主干课程更新了教学内容;在强化课程学习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多年来在全国四、六级英语统考和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课程设计大赛、全省计算机统考、基础课统考以及文艺类、体育类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本科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多次在省内外获奖。毕业生一直受到了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欢迎,连续六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以上。学校教务处199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务处”。
五年来研究生教育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更新研究生的培养观念,逐步确立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先进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吸收当今世界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推出一系列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专业教材或基础课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并引入启发性讨论式教育,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学全程管理,做到“以管理保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学校研究生处199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研究生处”。
在努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同时,学校作出了适当扩大办学规模的决策,通过合理规划,成功平稳地完成了招生并轨,第一志愿报考录取比例逐年提高,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在校本科生9494人、硕士研究生145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2人,与1996年相比本科生增加了103.5%,研究生增加了286.7%,其中博士生增加了70.4%。
长期以来,落后的科研手段和装备水平成为制约学校科学研究发展的关键问题,而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入,现代化的观察、计量和测试仪器设备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211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学科建设的资金安排中,66%的资金用于购置与建设目标相一致的仪器设备。在仪器设备的选购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保证了所购置仪器的先进性,为重点学科配置了能从事科学前沿领域研究的较高水平的设备,增强了学校科学研究装备的整体实力。
科研基地建设为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九五”期间已先后购进国家正式批复的放电等离子烧结装置、光纤布拉格光栅制作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三套大型仪器设备。“211工程”加大了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国家工业性实验基地”、“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硅酸盐工程中心”、“湖北省生物工程中心”、“湖北省粉体工程中心”、“非金属矿研究所”的建设力度,新增加了高分子研究所、材料性能测试实验中心、振动工程中心、市政工程水处理实验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心等一批科研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明显地提高了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能力。尤其是光纤传感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已被国家计委确定为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总投资2800万元,重点在光纤传感技术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光纤传感器敏感材料和光纤传感器规模生产技术的研究,完成相应的配套技术、网络系统的试验,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年产各类光纤传感器产品及系统2000台套的能力。
“九五”期间,学校科研实力和水平迅速提高,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能力增强,科研项目级别提高,经费大幅增长,科研成果更加显著。共承担纵向科研项目332项,科研项目经费总额5653万元,是“八五”期间的2倍,其中:国家“九五”攻关项目7项,经费1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经费681.8万元;国家“863”和“973”项目8项,经费658万元;国家军工专项5项,经费321.5万元;国家杰出人才基金2项,经费140万元;科技部重点项目2项,经费80万元;教育部各类项目34项,经费410万元。获得国际学术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67项,发明专利1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总数3494篇,进入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数533篇;出版专著教材43部;主办学术会议9次,学术合作与交流233次。
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与横向科技开发,力争为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多作贡献。“九五”期间横向科技经费达13010.38万元,比“八五”增长367.7%。签订各类科技项目895项,其中技术转让263项,实到经费1629.7万元;企事业单位委托与合作研究开发307项,实到经费2102.35万元;技术服务325项,实到经费9278.33万元。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中心已发展为光纤传感国家级工业性实验基地,已开发出光纤传感系列产品,横向开发经费近亿元,已组建的光纤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正准备上市运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硅酸盐工程中心开发的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专家系统、在线控制白水泥生产的“率值控制”技术、高档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连续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超音速气流粉碎技术和成套设备等已在实际生产中全面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物医学材料、新兴复合材料、环境协调型关键新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新兴干法水泥系统、非金属矿物深加工与制品、工程结构的智能控制等相关技术和系列产品,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极大的合作与开发前景。一批重点科技成果得到成功转化:
①系列光纤传感器。由于学校在光纤传感领域中的独特研究而在学校建设的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已成为目前国内开发生产光纤传感器种类多的集研究开发、试验生产为一体的基地,目前已开发出的近40个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交通、冶金、建筑、军工、核工业等部门,市场前景很好,现正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正筹措在二版市场上市。该系列项目是长期的科技储备、不断的研究开发与市场紧密衔接的成功范例,对推动横向开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生物医学材料。建立了生物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试生产线、磷酸钙系列人工骨生产线,以及陶瓷与金属复合的人工髋关节小批量生产技术,相关产品综合性能优良,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潜在市场。“生物陶瓷听小骨置换假体”和“骨填实用多孔生物陶瓷”,1999年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产品注册证,已在武汉、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临床应用数千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二硼化钛特种陶瓷材料。该项目为国家“863”项目,1995年12月通过国家建材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国家建材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使用廉价的工业原料,利用专利设备,采用独有的自蔓延高温还原反应技术,制备出高性能、低成本的TiB2陶瓷粉料,这一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超硬、耐磨制品于2000年首批出口美国通用公司,第一批合同额达100万元人民币,这一新材料将以其独特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
5微晶玻璃装饰板材。作为一种新型高档装饰装修材料,于1997年在广东茂名建成的年产20万m 2的工业化生产线投产以来,已生产出不同品种、规模的大型平板与弧型板材。由于其技术成熟可靠、工艺先进合理、产品质量稳定,经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四个检测部门检测,产品主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于2000年在山东沂滨水泥厂建成了第二条生产线,湖南株洲电厂及重庆涪陵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条及第四条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该项目的不断转化,不仅为我国增添了一种新型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满足了国内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⑤无毒阻燃隔热保温材料(聚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泡沫材料)。该材料是学校为解决军事工业中的需求而研制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隔热防火性能,满足了军工生产的急需,同时为船舶、车辆及民用工业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型材料。该项目于1999年在河南耐火材料厂投入工业化生产,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⑥FJM系列超微细气流粉碎加工系统。该项目是“八五”期间开发成功,“九五”期间大量转化投入生产运行的项目,不仅满足了国内超微细加工生产的迫切需要,而且为保证超细加工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与条件。该项目已成功地在吉林、湖北、山西、陕西、广西、福建建成多条工业化生产线,均已达到和超过合同技术指标,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共建“211工程”。学校在广泛开展横向合作的同时,着力于发展与重点地区、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密切的全方位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以大中型企业和重点地区为主的横向开发基地,促进了学校横向科技开发的不断深入,有效地推动了学校“211工程”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直接关系到“211工程”建设的预期效益和持续效益。学校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提出了“建成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热爱教育事业、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的目标。
建立了首席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制度。开展了首次评聘,评选出首席教授4人、名誉首席教授2人、学科带头人4人。
注重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重视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引进了从事矿业工程研究的余永富院士、从事物理学研究的经福谦院士和从事材料学研究的郭景坤院士,实现了学校两院院士零的突破;学校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2个学科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有3位专家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推荐并被批准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7人,学术骨干26人。
设立教师培养基金。培养基金主要用于教师知识更新、岗前培训以及攻读学位等,“九五”期间,共推荐250余人次报考硕士研究生、140余人次报考博士研究生、250余人次选修博士或硕士学位课程。设立人才基金。为吸引和稳定人才,在经济上给予相应支持:对于取得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出站的教师,一次性提供2-5万元的科研启动费;对于引进的博士或博士后出站人员,除提供2-5万元的科研启动费外,另给予2-3万元的安家费;对于博士、硕士生导师给予相应标准的津贴。
积极拓宽教师出国留学渠道。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进行博士后研究等。1996年以来,共选派33人,其中,攻读学位7人、博士后研究6人、访问学者20人。
坚持破格晋升制度。为优秀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创造条件,同时建立了特评特聘制度,以稳定和吸引优秀拔尖人才。“九五”期间,新增博士生导师14人,新增硕士生导师51人;45岁以下正副教授占71%,拥有博士学位者占15%,拥有硕士学位教师占73%。
“211工程”建设期间,学校同国际著名大学及科学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日趋拓展,国际声誉日益提高。学校先后与日本东北大学、东京大学、神奈川大学,法国昂热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新泽西理工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研究所等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瑞典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联系;有30多位国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和名誉教授。近五年来学校先后选派200多人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作为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合作研究和攻读学位。
“九五”期间,武汉理工大学主办和参与主办国际大型学术会议9次,邀请了60余名国际著名学者到学校讲学或合作研究,并接待来访外宾近400人次。学校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日本东北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及博士后人员多人,学校与国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项,与国外科研机构成立联合研究中心1个。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积极开展科研方面的实质性合作,如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俄罗斯科学院结构宏观动力学研究所成立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燃烧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进行了SHS技术的应用研究。学校与日本东北大学开展梯度功能材料合作研究,与美国的宾州大学开展微波等离子体合成技术合作研究,与美国罗德岛大学开展光纤传感技术合作研究,与美国的普度大学和日本的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开展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开展微晶玻璃合作研究。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促进了学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速了学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
长期以来,学校实验教学内容陈旧、手段落后,仪器设备严重老化,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11工程”建设中,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现代化的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①校园网建设是“211工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学校在主管部门资金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加大了校园网建设的资金投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设计校园网络,实现全校范围的计算机联网,使之成为远程教育、办公自动化、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环境。作为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接入单位,接入Internet,建立了武汉理工大学网站,使之成为对外交流的信息通道。校园网的建成实现了教育时间和空间、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的开放,使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②图书馆建设除完成全开架工程外,建立了一个文献检索阅览室和多媒体视听阅览室,并初步建立了媒体制作室、特色学科资源数据库、网上信息服务系统和图书信息资源导航系统,为最终实现数字化图书馆打下坚实基础。图书总藏量从1996年的79万册增加到2000年的90万册。出版社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服务,坚持把图书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全社发行码洋达到了2500多万,近五年发行码洋平均增长20%,有30多种图书分别获省部级奖,是首批获得具有电子出版权的33家出版单位之一。
③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是国家建材局开放研究实验室,已成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成员单位、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亚太地区数据源之一。但由于大多数仪器已经工作了十几年,某些零部件损坏、老化,影响了正常的测试工作。通过“211工程”建设,改造了八台主要大型仪器的信息处理部分,提高了原有仪器的测试水平;将原来耗电大、维修费高的中央空调改用窗式空调,确保了仪器的正常工作环境,节约了资金,降低了电耗;购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综合热分析仪和导热仪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测试设备。测试中心的建设对学校材料学科的发展和全校教学质量、学术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5公共教学基地建设主要完成了基础课实验室和专业基础课实验中心的改造;改善并建立了力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中心、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心、院系计算机实验室和院系资料室;新建了一批多功能合班教室、电化教学中心、语言实验室和CAI、CAD实验室;重点建设了信息工程学院的电气工程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通信工程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和图形图像实验室,为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通讯、计算机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这些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服务体系,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九五”期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很快,主管部门投入的“211工程”建设资金4694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269万元,占主管部门投资的91%。同时,学校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建设力度,学校自筹3015万元,教职工集资239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已完成供配电工程、室外工程、工程实验室加层、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生活中心等15个单项工程,竣工面积6.8万平方米;教职工住宅面积增加5万多平方米,3.26万平方米的南区教学主楼和3.35万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正在建设之中,校舍面积将增加13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师、学生的生活条件,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机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后勤社会化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方面加大了改革力度,通过公开招聘选拔干部,推行全员聘任制,实行人才竞争机制,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活力。
组建后的武汉理工大学,学科专业更加齐全,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办学实力大大增强,有着“211工程”建设重要基础和成就的武汉理工大学,更有能力、更有信心担负起“211工程”二期建设的重任,也更有能力、更有信心朝着“211工程”建设目标,勇往直前,去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